“发现伤损,请注意!”最近,在西南成贵高速铁路上,一个名为“扁鹊”的探伤机器人正在钢轨上快速移动。它一旦检测到损伤,便立即将数据传输至千里之外的东莞,由名为“仲景”的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处理。该系统能在7秒内完成数据处理并提供处理建议。相比之下,以往通过人工检查则需要至少8小时。
这是东莞先知大数据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钢轨探伤系统。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五分之一的铁路线上投入使用,为铁路定期进行“体检”。
尽管先知大数据成立仅五年,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该公司抓住了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利用各级政府的一系列稳企政策,在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深入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升级。今年上半年,先知大数据的订单大幅增加,营业收入翻了一番。
抓住机遇
运用数字技术
解决行业难题
今年,东莞市政府提出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将其视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手段。
先知大数据CEO余旸表示,面对当前经济受到新冠疫情及国际环境复杂化的影响,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产业转型成为破局之道,这也为先知大数据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为了用数字经济解决发展中的难题,先知大数据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尝试。在轨道交通领域,团队成员扛着沉重的设备,跟随铁轨探伤工们深入大山深处进行巡线。通过大量数据积累,他们自主研发了包括“扁鹊”探伤车、“仲景”分析仪和“华佗”大修决策系统在内的钢轨智能探伤生态产品系列。目前,这套系统已应用于全国超过五分之一的铁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钢轨探伤中漏判、错判频繁且过度依赖人工的问题。
先知大数据还承接了工信部的重大创新发展工程项目,打造了国家首个工程机械机理模型库。
在安防领域,先知大数据开发了智慧巡防系统,解决了公安干警“盲目巡逻”的痛点问题,实现了秒级预警和即时处理,显著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效果。
政府支持
助力东莞经济社会转型
9月3日,在东莞市厚街镇智网中心,工作人员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系统查看了全镇各学校的食品安全状况。
作为“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的技术支持方,先知大数据的技术负责人梁帆向媒体展示了智慧监管系统的运行原理。他们在学校食堂安装了大量摄像头,并通过算法等手段使摄像头更加智能。
梁帆介绍,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食堂工作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口罩、帽子及穿戴工作服。此外,系统还能进行面部识别,当非食堂工作人员进入厨房,特别是加工区或配餐区等关键区域时,系统会触发警报。
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已在东莞1820多所学校中实施。
尽管外部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但先知大数据仍能迅速成长,这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
“广东优越的产业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发展条件,政府对科技创新的鼓励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余旸说道。长期以来,广东省和东莞市都非常重视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先知大数据也因此受益良多。例如,东莞市为该公司量身定制了科研场地租赁的“一企一议”优惠政策,并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一对一服务机制,定期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目前,公司正处于科创板上市筹备阶段,东莞市和东城区也在积极为其规划研发用地和总部大楼用地。
余旸表示:“东莞对于产业数字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里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旺盛的市场需求,相信先知大数据未来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