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24日,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在瑞士达沃斯-克洛斯特斯召开,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名代表,他们围绕“智能时代的合作”这一主题,探讨了经济增长和智能产业等多个议题。作为唯一参加此次盛会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代表,赛力斯副总裁康波参加了多场论坛。
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合作变得至关重要。通过共享资源和技术,各种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涌现,促进了智能时代下的高质量合作。康波提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边界扩展和跨界融合的趋势。赛力斯受益于这种合作模式,通过与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与ICT企业展开跨行业合作,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此外,赛力斯还向外输出其动力技术,帮助合作伙伴成长。目前,赛力斯的增程器产品已与全球12家公司达成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发展。
康波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驱动力源自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已经在三电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新质生产力得到了持续加强。正是由于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实践,赛力斯的品牌内涵和价值正在不断提升,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产品、技术和成本方面具备一定优势,但仍面临如何让全球用户接受中国品牌的挑战。康波指出,中国车企要实现全球化,必须突破“贸易”思维的限制,采取本土化策略,如本地生产和培养国际视野的人才。只有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和文化,新能源车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据统计,2024年赛力斯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42万辆,同比增幅超过182%。康波认为,智能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软件定义汽车,通过OTA升级来增加新功能,改善硬件体验,为用户提供持续更新的智能出行体验,贯穿整个用车周期。
此外,赛力斯将创新科技广泛应用到制造过程中,建立了全球领先的智慧工厂——赛力斯超级工厂。该工厂配备了3000多台机器人,实现了关键工序100%自动化和100%质量自动检查。同时,它还率先采用了万吨级一体化压铸技术,将222个零部件整合成10个,大幅提高了集成度和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