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到有人被困于海边或山区需要紧急救援的情况下,无人机能够迅速定位被困者的位置。通过无人机实时传输的现场画面,救援团队可以快速制定有效的救援计划。在此过程中,无人机还能通过“空投物资”和“空中喊话”来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为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创造有利条件。这正是深圳警方利用警用无人机在救援行动中的具体应用。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东部,三面环海,背靠山脉,景色宜人,吸引了众多户外运动爱好者前来。然而,由于缺乏户外安全知识和野外生存经验,迷路和受伤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深圳警方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无人机+应急救援”的模式。
例如,10月22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陈先生在南澳街道鹿嘴山庄游玩时,不慎被困在悬崖上。由于地形陡峭,他既无法向上攀爬也无法安全下撤,于是立即报警求助。接到报警后,南澳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联合街道应急救援队伍展开救援。
“我们通过无人机找到了陈先生的具体位置。”南澳派出所民警钟志恒回忆道。由于该地区尚未开发,植被茂密,无人机花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才确定了他的位置。由于陈先生被困的位置极其险峻,救援人员多次尝试都难以精准到达。
根据无人机传回的画面,救援人员评估了现场情况,决定先通过无人机给陈先生提供一些补给物资。经过两次尝试,他们成功将充电宝和食物等物品送到他手中。同时,救援人员通过无人机对陈先生进行喊话,安抚他的情绪,并指导他如何暂时避险,等待救援。最终,一名救援人员以轻装的方式成功爬到陈先生所在的位置,与其汇合。随后,救援团队通过无人机运送必要的救援装备,经过数小时努力,终于将陈先生安全转移至地面。
据了解,警用无人机在这次救援行动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搜寻、现场勘测、空投物资和空中喊话等方面。“如果没有无人机的帮助,仅依靠人力进行搜寻和救援,难度会大大增加。”钟志恒表示。
南澳派出所辖区内主要地形为山地,拥有64公里长的海岸线。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显著增加,这也导致了救援警情的增多。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深圳警方一方面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救援效率,建立了包括步巡、车巡、摩巡、视频巡和空海巡在内的“五位一体”巡逻防控体系。另一方面,他们还加强与地质公园救援队、森林消防、蓝天救援队、消防救援大队直属站以及当地船家的合作,共同构建多元化的救援网络。
“我们定期与上述机构合作,开展各种救援演练,特别是针对迷路失联、体力不支和人员受伤等情况进行分级演练。”张炎红介绍说。尽管无人机在救援工作中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其作用不容小觑。无人机可以在危险和偏远的地方进行实时画面传输,帮助救援团队更好地评估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救援方案。
几年前,家住龙岗的龙女士在大鹏新区海边散步时意外失联。经过近12小时的人力搜救,她才被成功营救。“如果能借助无人机的热成像感应器,就能更快锁定龙女士的位置,从而大幅缩短救援时间。”张炎红表示。此外,他们还在探索与无人机相匹配的救援模式,并积极培养无人机操作员,以确保未来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