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三化”——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普及,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底层芯片作为这一变革的关键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汽车电子架构从分布式向集中的转变,不仅推动着车辆性能的升级,也对芯片的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本土芯片企业在汽车电子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2024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04.9万辆,同比增长30.1%,市场占有率高达41.1%。这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三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推动了单车芯片搭载量和价值量的持续增长,特别是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对车规级芯片的需求日益旺盛。
从传统的燃油车到电动车型,汽车芯片的数量显著增加。燃油车所需的芯片数量大约在600至700颗之间,而电动车的芯片需求则提升至1600颗/辆,对于更高级别的智能汽车,这一数字有望攀升至3000颗/辆。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电气化的推进,电子元器件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预计到2025年,单辆车的电子零部件价值将翻倍,达到约5万元人民币。
在这一背景下,半导体产业逐渐向本土企业开放,众多国产芯片公司开始在汽车电子领域崭露头角。以紫光同芯为例,作为本土芯片企业的代表,其凭借贴近市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优势,在车身电子、简单传感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色表现。
国产芯片厂商在汽车电子领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紫光同芯作为较早跨界进入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之一,已全面打造汽车控制芯片、安全芯片、功率器件等产品线,并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其在汽车芯生态布局的成果。
面对高端汽车芯片领域的挑战,紫光同芯聚焦于汽车控制芯片、存储、安全芯片、无线连接等关键领域,以及模拟和功率半导体的长期规划。其重点关注的高端域控MCU,尽管在数量和性能上是整车五大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芯片,但也是国产芯片较为薄弱的环节之一。紫光同芯通过打造丰富的产品矩阵,尤其是推出集成ARM R52+内核的多核域控MCU系列,旨在满足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成本优化和性能提升的全方位需求。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汽车产业链的加速重构,本土芯片企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潜力逐渐释放。紫光同芯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洞察,正在逐步构建起完整的汽车芯片生态布局,致力于成为中国汽车电子领域的领军企业,为汽车的智能化、电动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