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报》对话宇树科技王兴兴:人形机器人要顺势而为,希望自控落地节奏

图灵汇官网

导读: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2024年8月20日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提出,现阶段在AI无法指导人形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时,一些企业希望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效率。他建议同行们不要仅仅追求自动化,而是应该注重其他方面的创新。

人形机器人要顺势而为

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参加了2024年的春晚,这让公司在杭州“六小龙”中的知名度大幅提升。作为“90后”的代表,王兴兴还出席了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在接受采访时,他指出宇树科技做人形机器人是顺应市场需求的结果,而不是单纯追求效率。他认为,探索传统机器人无法做到的事情才是人形机器人的最大价值所在。宇树科技希望控制好商业化落地的节奏,给予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足够的时间和耐心。

从反对者到支持者

2024年2月,宇树科技宣布完成近10亿元的B2轮融资,成为当年人形机器人领域最大的融资事件。同年3月,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与英伟达CEO黄仁勋一同亮相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5月,宇树科技发布了售价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G1,并在京东平台上架。8月,宇树科技正式推出G1量产版。这些成就使得宇树科技因为人形机器人而频频出圈。此前,宇树科技主要专注于四足机器人领域,甚至一度反对做人形机器人。但在2024年8月20日的采访中,王兴兴详细介绍了其转变的原因。

入局人形机器人的决定

王兴兴透露,宇树科技因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成功受到了关注。2020年前后,当投资人询问是否研发人形机器人时,王兴兴明确表示反对。然而,随着特斯拉CEO马斯克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加上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和客户的期待,王兴兴最终决定在2023年开始布局人形机器人。

把握时机

王兴兴认为,宇树科技凭借高性能四足机器人技术的优势,在人形机器人的速度和效果上取得了良好反馈。他强调,“顺势而为”是创业的关键。顺为资本在2021年领投了宇树科技的A轮融资,这使得宇树科技受到了雷军创业理念的影响。

行业趋势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成为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27款人形机器人亮相,创下历届大会之最。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预测,到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540亿美元。王兴兴认为,这将推动人才、资金和技术向该领域汇聚,同时也将带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保持竞争力,他强调必须紧跟技术发展趋势,避免落后。

应对挑战

在2024年英伟达GTC大会上,人形机器人成为重要亮点。9个不同造型的人形机器人与CEO黄仁勋一同出席大会开幕式,其中就包括宇树科技的H1。英伟达在此次大会上推出了全球首款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与英伟达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双方互相采购产品,并利用英伟达的GPU加速平台帮助H1进行自主学习。

AI系统的局限性

尽管许多科技公司都在布局多模态AI大模型,但王兴兴认为目前的人形机器人通用模型还不够完善。他指出,AI系统是当前产业发展的瓶颈,这也导致部分企业的发展路径出现偏差。现阶段,一些企业希望通过自动化手段提高效率,但他呼吁同行们不要过度追求自动化,而应注重其他方面的创新。

商业化挑战

除了AI系统不完善的问题,宇树科技还需要解决商业化方向不明晰的问题。当前,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H1已经开始在蔚来汽车工厂试用,但更多的应用情况尚未公布。相比之下,其他企业如Figure 01和优必选的机器人已经在多个汽车工厂投入使用。

商业化策略

王兴兴表示,宇树科技并不急于加快商业化落地的速度,而是希望在各方面功能更加完善后再考虑商业化问题。他表示,宇树科技对商业化方向持开放态度,可能会推进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商业化进程。

市场反应

目前,宇树科技售价9.9万元起的人形机器人G1在京东平台上的销量为零。王兴兴认为,普通消费者对人形机器人仍持观望态度,这类产品何时能走进家庭还需进一步探索。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标贝科技
    下一篇

导读:2月13日,埃隆马斯克与阿联酋主管人工的国务智能部长奥马尔苏丹阿尔奥拉玛(Omar Sultan Al Olama)在迪拜举行的2025年世界政府峰会上进行了一场主题为“无聊城市、人工智能与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