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AI及智能体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开始阶段

图灵汇官网

导读

在11月25日举办的“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上,邬贺铨指出,“大模型的应用正在从模型层面转向智能体(AI Agent)”。智能体与传统的大模型不同,它不再仅仅依赖于预训练数据,而是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的应用场景,有望成为更为强大的通用问题解决工具。

科技新闻

邬贺铨:大模型应用转向智能体

在度小满联合主办的“中关村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上,邬贺铨表示,大模型的应用正在从模型层面转向智能体(AI Agent)。智能体与传统的大模型不同,它不再仅仅依赖于精心编辑的预训练数据,而是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内部的应用场景,有望成为强大的通用问题解决方案。

“如果将大模型比作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那么智能体就相当于应用商店中的各种应用程序。”邬贺铨解释道。如今,高端手机的算力已经接近PC,使用智能体的限制正在逐步减少。例如,在翻译方面,现在的手机可以实现同声传译,而无需知道对方的语言,智能体会自动识别并翻译成中文。

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谈及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邬贺铨认为,虽然AI已经成为提升办公效率的重要助手,但在信贷管理、风控、信贷决策和投资决策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这些领域,推理过程较为严格,即便生成式大模型的能力很强,实际应用也颇具难度。

因此,邬贺铨认为,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扩展获客渠道,获取小微企业数据,以及了解贷款人在其他平台的行为,这些都是值得探索的方向。”他说。

邬贺铨还建议,建立一个由多家信贷企业共同参与的可信数据空间,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隐私,同时共享诚信记录,从而提高数据的真实性。

度小满的技术进展

据度小满CTO许冬亮介绍,金融行业是一个高度依赖数据决策的行业,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大显身手的领域。在金融风险管理中,哪怕只是降低0.1%的逾期率,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许冬亮还提到,度小满在2023年5月开源了国内首个拥有千亿参数的中文金融大模型——“轩辕”。该模型不仅通过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备案,还向超过百家金融机构开放试用。目前,度小满已经开源了19个全参数模型矩阵。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西洛
    下一篇

导读:图片来源:红杉资本Z HighlightsOasis非常有趣,它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让我们能够通过屏幕表达我们的想象力。我们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通过生成式AI将我们的想象与屏幕上的视觉内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