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莱维特:AI的未来发展,需要平衡创新和责任|对话诺奖得主

图灵汇官网

在科学研究的广阔天地中,少数科学家以其非凡的贡献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理解,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

作为早期进行DNA和蛋白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的先驱之一,莱维特还开发了首个相关软件。2013年,他与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阿里耶·瓦瑟尔(Arieh Warshel)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建了多尺度模型”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最近,莱维特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人工智能如何改变教育体系、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采访是在一次重要会议结束后进行的。“会议结束后我有一些空闲时间,我们可以边吃早餐边聊聊。”

AI重塑学习的未来

莱维特认为,人工智能(AI)的发展将深刻改变教育模式,甚至可能重塑师生关系。“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依赖自我教育,AI为他们提供了更多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工具。”很多人通过互联网自学知识,这种自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未来的学习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借助AI,学生可以要求AI针对特定知识领域提出问题、生成测试题,甚至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完成复杂学习任务。“AI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比传统课堂更灵活。”莱维特指出,教育的未来将更加依赖技术的支持,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

除了知识传递,AI还能帮助学生通过探索问题、寻找答案来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他鼓励年轻人多“玩”AI,从中发现其回答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培养更全面的认知与批判性思维。“大家可以用AI像玩抖音一样,享受学习的乐趣。”

诺贝尔奖进入“AI时代”?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项授予了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DeepMind的戴米斯·哈萨比斯(Demis Hassabis)和约翰·江珀(John Jumper),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工作。许多人认为,诺贝尔奖已进入“AI时代”。

莱维特深知创新在该领域的重要性。“计算化学中的高效计算技术,是现代AI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解释道,这些成就展示了AI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生命科学和化学领域。

莱维特将AI形象地比作一种超越传统工具的计算模式。“AI不仅仅是计算,更是一种通过优化人类认知方式来提升科学研究效率的技术。”他强调,AI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技术突破,也提出了深刻的伦理考验。

AI的未来:年轻科学家的机遇与挑战

对于规模不大的创新型AI公司,如美国科技公司OpenAI,莱维特认为其凭借大型语言模型在行业中取得了显著地位,吸引了无数年轻科学家投身其中。“OpenAI是第一家推出大型语言模型的公司,并且在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这非常棒。”在他看来,AI的未来发展并不完全取决于企业规模,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和开拓。

“AI的发展为全球年轻科学家提供了极大机遇,他们可以参与到这一前沿领域中,为AI的未来发展助力。”莱维特建议,年轻人应掌握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每款AI引擎都有其独特之处,年轻人如果想在AI公司工作,需要擅长数学和计算,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此外,他还指出,中国正在大力发展AI,年轻人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为国家的技术进步贡献力量。

对话诺奖得主

封面新闻: 您提到在未来十年中,人工智能对教育体系的冲击将非常深刻,甚至可能让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反转。能否请您详细解释一下?

迈克尔莱维特: 未来的学习可能会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借助AI,学生可以要求AI针对特定知识领域提出问题、生成测试题,甚至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完成复杂学习任务。AI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比传统课堂更灵活。

封面新闻: 您会使用AI工具吗?

迈克尔莱维特: 会的,我每天会使用ChatGPT 20次到30次,问它各种问题。虽然有时它的回答不够准确,但我可以通过多问几次让它更准确一些。

封面新闻记者: 对于未来想要从事人工智能行业或者想去OpenAI这种公司的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迈克尔莱维特: OpenAI是第一家做大语言模型的公司,我一直在使用他们的产品,每个月都会更新一个版本。每个AI工具都有其独特之处,学会使用这些工具非常重要。对于想要从事相关行业的年轻人,首先要对数学和计算机感兴趣,然后变得擅长。中国也有很多AI企业,为年轻人提供了许多相关工作机会。

封面新闻记者: 作为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怎么才能让科研工作得到更好的结果?

迈克尔莱维特: 我认为好的科研成果往往是出乎意料的,很难讲哪个具体的行为会起作用,哪些行为不起作用。所以我总是建议让年轻人多提出自己的想法,好的想法就会像开满花的花田一样。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真是奇怪le
    下一篇

导读:图片来源:Princeton University语言中充满了视觉格言。比如,“眼见为实”,“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眼不见,心不烦”等等。这是因为我们人类从视觉中获取了很多意义。但并不是一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