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时代已经到来,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难以预测。深圳作为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基地,汇聚了华为、腾讯、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等企业和机构,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成果。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在罗智泉院士的带领下,在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该研究院与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合作,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
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模型展现了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然而,罗智泉指出,大模型的能耗极高,可持续性较差。相比之下,垂直领域的中小模型更具发展潜力。国际合作虽重要,但当前地缘政治动荡使得自力更生显得更为必要。罗智泉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中国有能力克服技术封锁,推动产业升级。
罗智泉认为,人工智能将彻底改变教育模式。未来的教育将更加个性化,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引导者,而学生将更多地通过与AI模型互动来学习。教育评估也将变得更加灵活,不再依赖单一的考试成绩。此外,AI在科研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能够帮助研究人员高效地梳理文献,规划科研路径。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华佗GPT,旨在实现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华佗GPT已成功应用于深圳市多家公立医院,提供智能导诊服务,帮助患者获得高效就医体验。未来,华佗GPT还将增加预问诊和病人随访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正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从教育到医疗,再到科研,它的影响力无处不在。罗智泉院士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将继续推动社会进步,为人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