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动态】近期,随着“互联网+”概念被正式纳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金融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式增长。然而,伴随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上对互联网金融的质疑声不断,包括令人困惑的坏账率、频发的跑路事件、行业泡沫的膨胀以及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助理欧阳良宜甚至直言P2P行业正处于泡沫顶峰。
面对这样的挑战,互联网金融的分化时代已然到来。环球网独家采访了爱钱进的联合创始人董祺,探讨了行业未来的走向。董祺预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将引发行业内的分化与差异化,预示着互联网金融分化的时代已经开启。
用户群体的细分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银行无法覆盖的金融服务领域日益凸显,用户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企业层面,从房地产融资到大型项目、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再到个人贷款,无论是有抵押还是无抵押,各类服务应有尽有。从海外市场经验来看,这些非银行服务领域存在着大量的运营机会,单一机构试图覆盖所有领域的挑战巨大。董祺指出,跨资产类别风控能力的构建极为困难,不同资产类别如房地产、煤炭、地方政府平台等,对风险评估能力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差异化策略与风险控制
为了适应用户群体的细分化趋势,P2P平台需选择特定的资产类别,并集中资源建立相应的风控能力。以爱钱进为例,其服务主要针对个人用户,因此在风控技术上与依赖抵押物或资产证明的传统风控模式大相径庭。当前,专注于个人消费类细分市场的P2P平台相对较少,爱钱进、人人贷及宜信是其中的佼佼者。
同质化与行业洗牌
尽管P2P行业的成交量持续攀升,运营平台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现象日益显著。董祺认为,这是市场需求的自然反映,短期内难以避免。然而,随着同质化产品的增多,行业竞争将异常激烈,促使行业进行洗牌,只有那些真正符合用户需求、在风险管理上表现优秀的公司才能生存下来。这一过程可能充满挑战,但它是行业从泡沫阶段向成熟阶段过渡的必经之路。
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金融市场存在巨大的渗透空间,尤其是针对大量未被传统银行服务覆盖的次级信用人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小额信用借款主体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据预测,国内P2P行业总规模有望在2024年达到2万亿,占社会融资存量的0.9%。爱钱进等平台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潜力而成立,通过强化风控机制实现长远发展。尽管行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充满了竞争压力,但创新正成为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普惠金融的本质
随着政府政策的推动,消费金融领域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针对中低收入群体。P2P个人无抵押小额信贷已成为个人消费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此类贷款用于个人消费的比例高达63.72%。互联网金融的分化本质上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实现“普惠金融”的目标。爱钱进通过提供便捷、透明的理财服务,致力于为普通民众提供更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现了“普惠金融”的理念。未来,爱钱进计划推出线上消费金融品牌,旨在更全面地服务于借款需求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推动金融领域的包容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