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将于2月21日至23日举办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简称GDC),旨在推进人工智能“模塑申城”计划。2月17日,记者参加了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和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组织的探营活动,访问了商汤科技和MiniMax这两家AI领域的领军企业。
最近,科创企业DeepSeek推出了低成本高性能的开源模型,引起了广泛关注。DeepSeek的成功对于国内其他AI企业意味着什么?
商汤科技将主办本次GDC中的大模型生产力分论坛。商汤科技的产品总监贾安亚表示,他们感到非常兴奋,因为当前AI浪潮的特点在于更低的训练成本、更优化的架构、更强的模型能力和多模态模型的融合。这些优势将加速AI在各行业的应用,如医疗、金融、教育、工业等领域,以及辅助编程、智能办公、智能客服和营销等场景。
贾安亚进一步介绍,“小浣熊家族”系列产品包括用于软件开发的“代码小浣熊”和面向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办公助手“办公小浣熊”。目前,该系列已服务数百家企业和上百万个人用户。贾安亚认为,AI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各大模型的开源对企业来说是个好消息。商汤科技将继续保持产品的开放性,以更好地服务B端和C端用户,例如未来会推出适用于离线环境或高安全性需求的办公一体机等终端设备。
MiniMax是一家成立于2021年的AI科技公司,拥有多种模态的大模型,服务于国内4万多家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其产品“海螺AI”已推广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AI视频生成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本届GDC上,MiniMax将举办技术交流论坛,与学界、业界专家及全球开发者共同探讨AI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
MiniMax副总裁刘华指出,AI大模型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新技术每几个月就会有重大突破。未来两三年内,模型能力有望大幅提升。他认为,高水平模型的持续开源可以让公众免费体验先进的技术,促进AI技术的普及,并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MiniMax计划继续开源,推出更多优秀的多模态模型,并在更多复杂场景中实现应用。
MiniMax拥有一支年轻的科研团队,其中90后成员占据了很大比例。刘华提到,公司核心算法团队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许多员工在读博期间就开始在公司实习,毕业后立即加入。他认为,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组建高效的科研团队至关重要。无论是在大型企业还是初创公司,只要有足够的研发投入,就能为行业带来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