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预测洪水、协助城市治理,运营商分享大模型如何落地

图灵汇官网

导读:

2024年,大模型市场正逐步从训练阶段过渡到应用阶段。然而,如何将这些模型有效应用于实际场景,如何选择优先落地的领域,以及如何在投入和产出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12月11日,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了由运营商视角出发的AI大模型在垂直行业的应用案例集。

案例集亮点

  • 中国移动与中国水利部门合作,在宁夏贺兰山东麓实施“四预”(预报、预警、预演和预案)防洪项目。
  • 中国电信运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建立了四川方言的人工智能多模态数据库,实现了方言语音识别和合成等功能。
  • 中国联通则开发了元景城市治理大模型,通过整合各类数据,提供全面的洞察和预测,助力政府及相关机构进行科学决策。

行业应用

  • 政务领域:通过智能客服和智能搜索等功能,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
  • 工业领域:借助AI大模型实现实时监控和智能预警,从而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节省人力成本。
  • 客服领域:利用精准的用户意图识别和多模态交互技术,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GSMA大中华区生态合作总经理林立指出,当前大模型的应用已覆盖政务、客服、工业、医疗教育、文旅及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关于运营商及其合作伙伴的具体预算投入情况,官方尚未公布详细信息。

林立还表示,2023年,行业主要依赖通用大模型来辅助某些工作或学习任务。而今年,AI已经开始在垂直行业进行实质性落地。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AI最初是在网络运维和故障排除方面应用。随后,运营商也开始在其内部各部门,如客服部门,利用AI提升用户体验。

展望未来,林立认为大模型的应用可能会沿着5G应用的路径,逐步从边缘应用场景扩展到辅助核心业务,最终成为核心应用的一部分。

运营商布局

  • 中国移动构建了“1+N”通用与专业模型体系,自主研发了“九天”系列通用大模型。
  • 中国电信推出了“1+N+M”的星辰大模型产品体系,涵盖了政务、教育、交通等垂直领域的12个行业大模型。
  • 中国联通打造了元景“1+1+M”大模型体系。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提到,AI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思维方式和人才储备。他强调,传统的思维方式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同时,人才积累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此之外,他认为其他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克服的。

中国电信副总经理李峻则认为,人工智能下一步的重点是融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他指出,推动AI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当前行业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此外,技术层面需要突破尺度定律,结合通用大模型与专用大模型,以达到预期目标。

从AI发展的角度来看,李峻认为,未来如果还有关键要素的话,量子计算可能是其中一个方向。近期,谷歌透露了其量子计算的最新进展:其量子芯片在几分钟内就完成了基准测试任务,而顶级超级计算机则需要数万亿年才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Canalys最新预测显示,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市场正处于起步阶段,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将增长五倍,从2024年的146亿美元增长到2029年的728亿美元。主要的应用领域包括消费市场、企业服务、零售业、媒体娱乐业以及医疗保健业。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下一篇

导读:IT之家 12 月 13 日消息,Meta 公司周四宣布推出名为 Meta Motivo 的人工智能模型,该模型旨在控制类人数字智能体的动作,从而提升元宇宙体验。Meta 还发布了大型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