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猎云精选
上个月底,豆神教育与智谱华章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专注于开发和销售AI教育产品。在智谱AI概念股的带动下,豆神教育在10月28日至31日连续四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从5.55元涨至11.51元;11月1日,股价更是攀升至13.5元,创下近三年新高。尽管此后股价有所回落,但截至11月20日,豆神教育的A股市值仍高达226.7亿元。自九月中旬以来,豆神教育的市值涨幅已超过353%,成为近期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豆神教育的成功并非孤立现象。在资本市场上,AI+教育的概念十分火热。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23年全球AI+教育的融资规模回升至7.5亿元。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教育领域,百度、科大讯飞等企业相继推出AI+教育产品;教育行业的大公司也在积极投入,猿辅导、精准学等企业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人工智能无疑将在许多方面改变教育行业,为当前的教育科技赛道带来正向反馈。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各行业的想象空间。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无论是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还是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AI技术都与教育有着极高的契合度。随着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商业价值逐渐显现,业内普遍认为大模型与教育行业天然适配。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训练过程,而大模型则是基于训练迭代的结果。“大模型是最容易在教育领域落地并见效的一个领域。”猿辅导集团副总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程群表示。
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各大企业纷纷在教育大模型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去年9月,作业帮发布了自主研发的银河大模型;8月,学而思推出九章大模型;10月,科大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V3.0;今年1月,网易有道推出国内教育大模型“子曰”2.0版本;10月,希沃教学大模型2.0亮相。大模型正在为教育行业注入更多创新力,虽然热度较高,但只有当这项技术真正应用到具体产品中,解决实际教育场景需求时,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价值。在线辅导和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大模型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大模型能够实现与学生的自然流畅对话,如同虚拟助教或智能辅导老师,使在线辅导更加生动有趣。此外,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大模型可以智能推荐适合的学习材料和练习题,从而实现个性化内容推荐。
当下,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早期阶段。各大教育科技公司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将大模型更好地应用于端侧产品。例如,学而思正在逐步将AI技术拆分到各个关键环节,落地于不同细分学习场景,如“随时问”专注于解答和辅导,作文批改应用专注于文本评估,口语练习应用于语言训练。猿辅导集团则将大模型作为重要技术底座,应用于旗下数十个细分产品中。其中,海豚AI学是猿辅导大模型首次在一款学习产品中的规模化应用。在学习过程中,海豚AI学能随时提供AI互动讲解,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大模型会一步步引导他们思考,而非直接给出答案。这种个性化的、双向互动的学习方式正在取代传统的标准化学习模式。
眼下,AI教育正处于爆发前夜,行业多次释放出复苏的信号。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推出多项具体措施,包括AI学习专栏、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升级、教育系统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示范和搭建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平台,为AI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事实上,大模型的进步也为教育硬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据艾媒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科技企业的入局、AI大模型的落地,进一步拓宽了教育智能硬件的能力边界。当前,教育硬件产品热度不减,包括学生平板、学习机等产品形态日益丰富,覆盖场景更加多元。根据洛图科技(RUNTO)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学习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达到257.9万台,同比增长23.4%。教培企业在学习平板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学而思凭借高价位产品领先销额榜,猿辅导则依靠学练机维持销量榜首位置。AI技术的应用,成为教育企业突出自身特色的关键。学而思透露,其自主研发的九章大模型已经应用于智能硬件如学习机、学练机以及多个APP应用中。长远来看,教育大模型的最终目标是打造24小时陪伴的AI教师。今年8月,学而思推出了“学而思学练机”,定位为集练习、学习、阅读为一体的多功能学习硬件产品,借助自主研发的九章大模型,能够实现高度精确的识别和智能语义批改功能。猿辅导的小猿学练机则针对不同的学习场景,深度应用AI技术和猿辅导大模型,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改变了以往学习平板作为“资料机”的逻辑。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硬件业务负责人王向东表示:“我们比传统硬件公司和技术公司更了解教育用户的需求。”
科技企业也在积极布局AI教育硬件。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曾表示:“人工智能必将因解决人类刚需而载入史册,教育需要培养站在人工智能肩膀上的新人类。”目前,科大讯飞基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积累,推出了搭载星火认知大模型技术的AI学习机,为学生提供AI智能个性化精准学习服务。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教育平板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预测报告》,在生成式AI技术炙手可热的背景下,众多智能硬件制造商正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通过将生成式AI技术融入产品中,提升设备的交互界面与用户体验,使其更加贴近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总体来看,教育大模型落地硬件已经走过共识期,硬件对业绩的拉动效应开始显现。好未来在10月24日发布的最新财报显示,其2025财年第二季度(2024年6月1日至8月31日)营收为6.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净利润为5740万美元,同比增长51.5%。好未来总裁兼CFO彭壮壮指出,人工智能学习设备是增长最快的业务线之一。无独有偶,网易有道在最新财报中也强调,“集成AI硬件是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机会之一”。11月14日,网易有道公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显示,在“AI+教育”双轮驱动战略下,整体业绩稳健增长,净收入达15.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AI硬件市场迎来了全新的机遇,智能硬件净收入达3.2亿元,同比增长25.2%,毛利率提升至42.8%,达到202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新东方的业绩也在加速回暖。根据新东方发布的最新财季业绩,不包括东方甄选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的营收为12.782亿美元,同比上升33.5%,这一增长主要由教育新业务推动。在教育新业务中,智能学习系统和设备已在约60个城市中采用。科大讯飞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48.50亿元,同比增长17.73%;毛利润为60.07亿元,同比增长18.17%。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沟通会上,科大讯飞披露,大模型赋能下,C端硬件销量稳步增长,前三季度学习机销量增长超过100%。财报中重回增长的数据表明,教育科技公司在智能硬件领域的投入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教育行业正在享受AI带来的红利,并站在了重回增长的新起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