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库门到云端,我们的人民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杨浦滨江杨树浦水厂段时提出的理念。这一理念在上海城市更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石库门里红色通信的发源地,到今日云端上的智慧城市,上海依靠改革、科技和文化三大驱动力,不断提升城市持续发展的能力。人民城市理念提出五年来,上海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生活更加便利,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日益增强。
上海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运用科技赋能城市生活,注重文化滋养和绿色发展。截至2023年,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超过380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上海已有41款大模型通过备案,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金融、具身智能机器人等领域。AI的应用已经深入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生活服务的各个层面,为上海的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宝钢厂区,5G和AI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过去,质检员需要在灰尘飞扬的环境中进行手动检测,现在只需通过屏幕实时监控废钢的自动判级过程。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和分级废钢,大幅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此外,钢材表面的质检也实现了智能化,显著缩短了检测周期,减少了人力成本。上海正加速推进智能制造,预计到2025年,将新增3000万平方米的智能制造空间。
清晨的徐汇西岸,“模速空间”园区内已有员工忙碌的身影。展示区内,数字虚拟模特的展示屏幕闪烁着微光,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走廊中,工程师们正在热烈讨论大模型的最新进展。作为全国首个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模速空间”吸引了近百家初创企业入驻,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链。在这里,AI创新的成果不断涌现,推动了上海AI产业的发展。
算力需求成为初创企业面临的关键瓶颈。入驻“模速空间”为企业提供了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加速了业务发展。通过“智云上海”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算力真正成为像“水电”一样的公共服务产品,提高了算力的利用效率,降低了成本。
人民城市不仅要宜业,还要宜居。医疗、教育等都是衡量宜居的重要指标。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应用人工智能,提供了智能惠民的生动实践。医院走廊里,机器人穿梭在病区,运送药品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杀任务。医生办公室内的大模型应用平台帮助医生实时分析病情,提供诊疗建议。病房区的AI数字人随时待命,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智慧病房的无纸化系统改变了护士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让病区恢复了安静的秩序。上海电信全力支持中山医院的智慧医院建设,提供了行业专属云、医疗专网和5G专网,并配置了丰富的算力资源,以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医疗领域,上海电信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医疗服务体系的流程再造和功能优化,打造了包括就诊陪诊、病史记录、收费支付、公共卫生等在内的智能应用场景,有效缓解了传统就医过程中的繁琐和耗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