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正在推进战略转型,确立了“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以适应AI 2.0时代的基础设施需求。上半年,生成式AI已成为主导性业务,收入比重逐渐发生变化。为了加速商业化进程,商汤科技正努力提升业绩表现。同时,传统AI业务也需要继续发展,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此外,商汤科技在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金融等行业积极采用生成式AI技术,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垂直市场。
商汤科技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转型,确立了“大装置-大模型-应用”的三位一体战略,旨在成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务商”和“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务商”。这一战略是为了适应AI 2.0时代的需求,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高的趋势下。算力和大模型两手抓需要较高的资金投入,因此商汤科技需要加快商业化进程,促进业绩的进一步改善。
近期,商汤科技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保留了日日新大模型和大装置相关的业务,包括安防、自动驾驶、医疗等领域。尽管这一过程涉及裁员,但公司表示整体业务依然稳健。徐立在内部信中详细描述了战略转型的方向,即从传统人工智能时代进入生成式AI时代,通过算力大装置(SCO)、大模型和应用(CNI)的无缝集成,实现应用驱动模型,以模型带动算力优化。
在传统的AI 1.0时代,模型生产的主要成本在于研发人员的投入。而在AI 2.0时代,模型生产的主要成本在于算力资源的投入。随着尺度定律在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视频生成模型以及慢思考推理过程中得到验证,生产和使用大模型的成本可以直接等同于算力资源的消耗。商汤科技致力于成为最懂算力的大模型服务商,以及最懂大模型的算力服务商。
商汤科技在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金融等行业积极采用生成式AI技术,形成了多个巨大的垂直市场。例如,在金融领域,多家银行和证券公司使用商汤科技的金融大模型能力构建垂类场景应用。此外,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也在文旅行业广泛应用生成式AI技术,提升了用户体验。
商汤科技的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生成式AI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商汤科技收入为17.4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生成式AI收入增长256%,占整体收入的60%。这一变化得益于商汤科技在大模型商业化应用方面的进展。例如,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金融机构使用商汤科技的金融大模型能力构建应用场景。在海外市场,沙特和阿联酋等国家对AI的需求推动了应用层面的落地。
生成式AI展现出更高的商业化价值。IDC预测,全球生成式AI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85.7%,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美元。商汤科技在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医疗、金融等行业积极采用生成式AI技术,形成了多个重要的垂直市场,这有助于加速业绩改善。
通过战略转型和业务拓展,商汤科技正逐步适应AI 2.0时代的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