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健
今年7月31日,IDC发布最新预测称,2024年全球GenAI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同比增长363.6%,达到2.342亿部,占2024年整个智能手机市场的19%。到2028年,IDC预测GenAI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9.12亿部,2024-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78.4%。
就像几年前由5G所引领的换机潮一样,将大模型装进手机,将引领AI手机时代的新一轮换机潮。作为手机的“大脑”,手机芯片在这一轮技术换代升级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MediaTek董事、总经理暨营运长陈冠州表示:“第四代旗舰芯片天玑9400不仅拥有卓越的性能,其高能效设计更是一脉相承。我们相信,通过持续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MediaTek将实现市场份额的稳步增长。”
联发科技曾被市场贴上了“中低端手机芯片”的标签。然而,从5G时代到AI时代,联发科技正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完成从顺应潮流到引领潮流的华丽转身。
手机芯片是手机的大脑,为手机的流畅运行提供必要的算力支撑。算力是AI时代的基础生产力。
提到算力,人们首先会想到英伟达的GPU。英伟达GPU属于云端芯片,在数据中心运作,为大模型提供云端算力。而在终端设备的端侧算力市场,则是终端芯片的天下。
云端算力几乎不受物理限制,但如果忽略成本,追求“暴力美学”可能会导致高昂的电力成本和能源消耗。而端侧算力却完全不同,即使不考虑成本,“暴力美学”也无法奏效。
在手机狭小且有限的空间内,如何提高算力的极限,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工艺。其次,芯片功耗与算力性能成正比,算力越高,功耗越大。如果提高性能的代价是终端设备发热,这是消费者无法接受的。
因此,端侧芯片本身就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联发科技如何应对这一性能矛盾?
联发科技去年发布的天玑9300是第一代采用全大核架构的面向AI时代的手机芯片。今年发布的第二代全大核架构的天玑9400,其单核性能相较上一代提升35%,多核性能提升28%。天玑9400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制程,相较上一代同性能功耗降低40%,助力终端实现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
在面向AI负载的NPU上,天玑9400集成MediaTek第八代AI处理器NPU 890,拥有远胜以往的生成式AI性能。NPU 890率先支持端侧LoRA训练和端侧高画质视频生成,并面向开发者提供AI智能化能力。天玑9400的AI性能和能效显著提升,相较于上一代,大语言模型(LLM)的提示词处理性能提升80%,功耗节省35%,为万千AI创新应用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计算底座。
联发科技天玑9400是一款专门面向AI手机的芯片。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好的AI手机?
AI手机可以简单理解为把大模型装进手机,在算力相对有限的端侧设备也能流畅运行大模型。2023年市场上已有不止一款AI手机上市,联发科技去年发布的天玑9300也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
但是,仅仅把大模型装进手机还不够。在去年的非智能体化AI系统中,AI的功能较为有限,通常只能调用单个应用程序(APK)。用户需要手动操作,才能完成复杂的任务。
智能体化AI能够自主调用多个应用程序(APK),并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无缝切换和协同工作。用户只需发出一个简单的指令,智能体化AI就能自动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例如,你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让智能体化AI帮你预订机票、安排日程、发送邮件、订外卖等,所有这些操作都可以在后台自动完成。
为了在手机端流畅运行智能体化AI,联发科技专门研发了“天玑AI智能体化引擎(Dimensity Agentic AI Engine)”。同时MediaTek正在积极与开发者合作,为AI智能体、第三方应用程序和大模型之间提供统一的标准接口,实现AI跨应用串联,从而高效地运行边缘AI计算和云服务。此外,该技术还能缩短AI产品的开发周期,有利于加速构建应用更丰富、体验更出色的天玑AI生态。
目前,联发科技已经与肯德基、携程等APP应用实现了智能体化AI的打通。荣耀、OPPO、vivo、小米、传音等智能手机厂商也加入了天玑AI智能体化引擎的先锋计划。
联发科技有近三十年的发展历史,一直围绕芯片开展业务。从最早的DVD,到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再到今天的AI手机,可以说联发科技上演了一幕从顺应趋势到成为趋势的商业戏码。
2019年5G时代来临,联发科技抓住技术换代升级的机遇,在这一年推出新的手机芯片品牌天玑系列,发布首款5G芯片天玑1000,打响了进军高端手机芯片市场的第一枪。
此后,天玑系列几经迭代,先后发布天玑1100/1200、天玑9000/9200/9300,直到近期发布的天玑9400,天玑系列旗舰芯片一步一个脚印,在高端手机市场站稳脚跟。
天玑9300首次采用全大核CPU架构,支持大规模AI模型的本地部署和云端协同,推动了生成式AI在移动设备上的应用。
除了芯片本身的性能,联发科技也在积极部署芯片生态。2024年5月,联发科技在深圳举办了天玑开发者大会,发布天玑AI先锋计划,与阿里云、百川智能、传音、OPPO、荣耀、vivo、小米等合作伙伴共同启动,整合资源为开发者提供开发资源、技术支持和商业机会。此外,联发科技与Counterpoint及多家生态伙伴联合发布《生成式AI手机产业白皮书》,定义生成式AI手机的功能与产品形态。
在软件生态上,联发科技还发布天玑AI开发套件,包括GenAI最佳实践、GenAI Model Hub、GenAI优化技术和Neuron Studio四大模块,赋能终端生成式AI应用开发全流程。
2024年10月9日,联发科技推出新一代旗舰芯片天玑9400,继承并优化了全大核架构。天玑9400在端侧AI、移动游戏及专业影像等方面实现体验跃升,成为终端厂商AI手机时代的标配,进一步推动生成式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普及和应用。
如果说2019年的第一代天玑芯片是顺应5G手机的换机潮,那么联发科技最新的天玑9300/9400,则是在AI手机时代引领潮流,不仅在基本的性能参数上表现卓越,也赢得了市场的肯定。
在天玑9400的发布会现场还出现了一则有趣的小插曲。vivo X200系列作为首发搭载天玑9400的终端,其发言人喊出了“天玑调校看蓝厂”的宣言。而在随后发言的各品牌发言人也同样喊出类似的口号。手机品牌争先恐后地证明天玑芯片的表现,已经足以说明天玑芯片在市场上的影响力。
联发科技通过天玑9300开启全大核计算时代,构筑了强大的算力基建;在天玑开发者大会上,联发科技与生态伙伴共同探索端侧技术路线,构筑了全面的生态基建;最终通过天玑9400加速端侧AI应用落地,完善了应用基建,成为终端厂商在AI手机时代的标配。联发科技在芯片、模型及应用等层面的持续创新和生态建设,推动了生成式AI技术在移动设备上的快速发展。
从顺应潮流到引领潮流,联发科技的高端芯片之路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