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超级独角兽粤芯半导体,要IPO了

图灵汇官网

近年来,广州迎来了一家备受瞩目的芯片企业。这家名为粤芯半导体的技术公司,即将成为广州近年来规模最大的芯片IPO。

根据投资界的消息,粤芯半导体的上市辅导备案最近已获中国证监会备案登记,辅导机构为广发证券。这家企业在2017年成立于广州,迅速实现了量产,是粤港澳大湾区首家能够量产12英寸芯片的制造企业。短短数年间,粤芯半导体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机构的关注。

“粤芯半导体肩负着广州的厚望。”一位熟悉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者回忆道。这一背景揭示了大湾区半导体产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粤芯半导体的成功离不开一位关键人物——陈卫。他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后,先是在汕头大学任教,后来前往英国深造。之后,他投身半导体行业,在新加坡特许半导体担任高管职务,并在上海华虹宏力担任副总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见证了中国芯片行业的成长,同时也注意到广州缺乏大型芯片制造项目的现状。

2017年,陈卫与几位潮汕企业家共同创立了粤芯半导体。他表示,自己带着推动广东省乃至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使命回到了广州。从成立之初,粤芯半导体便展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仅用了18个月,就完成了从奠基到量产的过程。数据显示,该公司一期项目在2020年底实现满产,产品良率高达97%以上。目前,粤芯半导体不仅生产消费级芯片,还扩展到工业级和车规级芯片领域,成为大湾区首个实现12英寸晶圆代工量产的企业。

粤芯半导体采取“定制化代工”的运营策略,专注于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5G等领域。其项目分三期推进,全部建成后预计月产能接近8万片12英寸晶圆。其中,三期项目已于2024年底正式投产,预计新增月产能4万片晶圆,达产产值约40亿元。

粤芯半导体的IPO计划并非突然之举。早在2023年,企业类型已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此次备案标志着其正式向IPO发起冲刺。

一路走来,粤芯半导体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2021年7月,公司完成新一轮融资,由多个知名投资机构联合参与。不到一年后,粤芯半导体再次完成45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粤财控股、广汽资本、上汽、北汽等知名企业。此外,多家原有股东也继续追加投资,认购比例超过六成。

粤财控股旗下的粤财基金董事长林绮曾表示,粤芯半导体是广东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取得显著进展。公司将全力支持粤芯半导体的发展,弥补广东省晶圆制造业的短板,并推动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整体进步。

随后在2022年12月,粤芯半导体又获得了来自广州科创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省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知名机构的新一轮融资。

陈卫曾在公开场合提到,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和开发区的原因在于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和政府的服务意识。自粤芯半导体落户广州开发区以来,已带动近150家企业集聚,形成了上下游企业的协同效应。

毫无疑问,粤芯半导体为广州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系列动作反映了大湾区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视。过去,珠三角在半导体领域相对落后于长三角,设计产业虽大,但制造基础薄弱,布局较晚,高端技术支撑不足,整体竞争力受到限制。

面对这种局面,广州、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都开始积极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广州提出了“一核两极多点”的产业布局,南沙区重点发展宽禁带半导体全产业链,黄埔区则致力于建设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

同时,深圳、佛山、珠海、东莞等地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如今,广东省已形成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核心,其他城市协同发展的“3+N”产业格局。展望未来,珠三角地区的半导体产业正逐步缩小与长三角的差距,吸引越来越多投资人的目光。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下一篇

按发行价格上限每股263.00港元计算,本次港股IPO发行规模预计40亿美元-50亿美元,将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