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青创业,一路向北

图灵汇官网

大湾区的创投氛围变得更加活跃了。

最近的一个新动态发生在3月28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基金(简称“梦工场基金”)宣布了首批出资计划。梦工场基金的管理方弘毅投资与两家子基金管理机构,以及两家入驻前海梦工场的初创企业完成了签约。

这标志着深港两地正在联手打造大湾区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弘毅投资总裁曹永刚提到,梦工场基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将借助公司在成长型企业和并购领域的丰富经验,利用其积累的头部企业和关键企业资源,为投资项目搭建产业生态圈,推动大湾区早期科创生态的发展。

一幅深港深度合作的画卷正逐步展开。

一个新的尝试

这一切都要追溯到一年前。

当时,前海管理局提出了打造梦工场“1510”发展模式的想法,旨在为香港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提供支持,其中包括成立一支基金,直接解决香港企业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需求。梦工场基金承载着“前海所能,香港所需”的使命而诞生。

经过筛选,梦工场基金最终选择了与前海有着深厚联系且具备产融结合背景的弘毅投资作为管理方。今年2月,梦工场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规模达5亿元,主要由前海产业引导基金出资,近期还将在香港发行一只母基金。

据投资界了解,这是弘毅投资管理的第一支母基金。该基金采取“母基金+直投”的双轮驱动模式,其中80%的资金将作为母基金投资于子基金,剩下的20%用于直接投资,重点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生命健康科技、文化创意、金融科技等领域。

迈出实质性的一步后,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杨昕宇表示,首批出资的四个项目是从上百个候选项目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各有特色。

在子基金层面,松禾资本和戈壁创投作为深港两地创投机构的代表,凭借出色的早期科技投资成绩和对大湾区的深厚资源积累,成为首批合作伙伴。

在直接投资方面,咸兑科技专注于运动追踪的智能穿戴设备,已成为AI Motion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是梦工场园区孵化的明星项目。Manifold Tech由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和机器人系统实验室(MaRS LAB)孵化,推出了全球首款实时真彩三维重建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此处插入一张图片)

目前,新一批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尽职调查,希望进一步加快深港协同创新的步伐。

香港青年,开始北上创业

从前海到整个大湾区,如果将时间线拉回到过去5到10年,我们会看到一幅与20年前截然不同的画面——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选择在深圳创业。

长期往返深港两地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运营负责人、来自香港的莫伟轩对此感受尤为深刻。他告诉投资界,这种趋势变得愈发明显。“不仅仅是前海,深圳乃至整个大湾区的许多政策都对香港创业团队非常有吸引力。”

分析下来,香港创业团队选择融入大湾区的原因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方面,大湾区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活力,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大湾区完善的产业链也为香港企业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香港的优势在于科技成果的转化资源,因此初创企业可以先在大学完成研发,再前往大湾区其他城市进行生产。于是,北上创业逐渐成为香港创业圈的一种潮流。

在这种背景下,梦工场基金成为了深港合作的重要工具之一,以实际行动支持香港青年实现创业梦想。当然,资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前海为香港青年创业提供的综合服务之一,人才房、创业空间租金优惠以及各类活动对接路演等配套措施,同样体现了前海梦工场的独特优势。

推动深港企业间的融合是前海梦工场迈出的第一步,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深化两地创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并借助香港作为国际桥梁,吸引更多海外年轻人到大湾区创业;同时通过香港这个窗口,助力更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正如签约会上所说:“这里是梦想启航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追求更大的梦想。”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下一篇

基金管理人为招商致远资本,基金主要投资于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服务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