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圈内消息显示,近日,狮头股份发布了一项重要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利珀科技”)全部股权。交易完成后,利珀科技将成为狮头股份的全资子公司。
仔细观察交易双方,狮头股份是一家老牌的A股上市公司,最初以水泥业务起家,经历了一系列转型。而利珀科技作为一家国产机器视觉领域的“隐形冠军”,背后是由一支来自浙江大学的团队支撑。
利珀科技的故事起源于浙江大学的实验室。创始人王旭龙琦是浙江大学光电系2008级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注意到工厂对产品质量检测的需求巨大,因此决定研发国产化设备。2012年,他正式成立了利珀科技,并组建了一个由浙江大学工程学、计算机、管理学博士和硕士组成的核心团队,专注于机器视觉工业检测解决方案。
如今,利珀科技已经发展成为国产机器视觉领域的佼佼者。其官网介绍,该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研发成果曾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浙江省装备首台(套)等荣誉。此外,利珀科技还参与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项目。
根据《交易预案》的数据显示,利珀科技在2024年的营业收入超过了4亿元,同比增长27.79%,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达到4109.46万元,同比增长超过40%,净资产收益率(ROE)提升至21.64%。
值得注意的是,利珀科技曾计划上市。去年7月,大豪科技在其投资者互动平台上透露,其所投资的基金标的利珀科技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并计划在适当时机申请IPO。随后,利珀科技于去年9月发布公告,正式更名为“杭州利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证实了其上市计划。
尽管IPO未能实现,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不错的收购对象。《交易预案》显示,此次交易的买方共有14名,其中包括多家机构股东,如国风投、前海众微资本、元禾璞华、毅达资本、齐芯资本、西博创投、隆晟基业、辰峰资本等。这意味着这些VC/PE机构可以通过此次收购顺利退出。
那么,为什么狮头股份会选择跨界收购利珀科技呢?《交易预案》给出了答案:首先,这次收购将使狮头股份的业务扩展到机器视觉领域,助力公司向新质生产力转型;其次,有助于注入优质资产,提升公司的发展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最后,可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增强股东回报。
显然,对于狮头股份来说,利珀科技无疑是一个优质的收购目标。但需要注意的是,狮头股份在公告中也明确表示,此次交易标的与公司的主营业务缺乏协同效应,并且存在交易可能被暂停、中止或取消的风险。
换句话说,这笔并购尚未完全确定,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实际上,这不是狮头股份第一次尝试转型。成立于1999年的狮头股份,最初依靠水泥业务起步,旗下的“狮头牌”水泥品牌当时在市场上享有盛誉。公司在2001年成功登陆A股市场。然而,好景不长,之后的几年里,狮头股份的业绩一路下滑。直到2016年,公司将水泥业务出售给原控股股东狮头集团,同时以1.162亿元收购浙江龙净水业70%的股权,进入净水行业。
然而,这次转型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商誉减值约7000万元,龙净水业的表现不佳,导致狮头股份的业绩出现大幅波动。2017年,公司净亏损5072万元,最终被标记为“ST”。
紧接着在2018年,狮头股份再次出手,以2.03亿元收购昆汀科技51%的股权,试图转向电商代运营。然而,这一举措也没能扭转亏损的局面。根据业绩预告,狮头股份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预计仍将处于亏损状态,亏损额预计在2600万元至3100万元之间。
从整体来看,跨界并购已经成为上市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证监会在之前发布的“并购六条”中明确提出,支持运作规范的上市公司围绕产业升级、寻找第二增长曲线等需求,开展符合商业逻辑的跨行业并购,加速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步伐。
不久前,慈星股份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购买武汉敏声控股权,这是一次典型的跨界并购案例。慈星股份是国内首批电脑横机制造企业,其主要产品是智能针织机械设备;而武汉敏声则是由武汉大学博导孙成亮创立,专注于射频体声波滤波器的生产。
去年12月,友阿股份也披露了公告,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友阿股份是长沙乃至湖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百货零售企业之一;而被收购方尚阳通则是一家半导体公司。
不过,跨界并购并非易事。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跨界并购能在短期内让各方受益,但长期整合的挑战不容忽视。“上市公司需要量力而行,中介机构也应该引导企业避免采取过于激进的并购策略。”
与此同时,在许多跨界并购案例中,很多被收购的企业规模较小甚至处于亏损状态。这表明背后存在多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商誉风险以及整合风险等。这些资产可能在短期内无法为股东带来回报,如果后续无法实现创新发展,甚至可能拖累公司业绩。
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一个新的并购时代正在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