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利华操刀,最大冰淇淋IPO要来了

图灵汇官网

你常吃的冰淇淋要上市了。

投资界了解到,联合利华本周发布了2024年的财报,宣布将剥离其冰淇淋业务,并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上市。联合利华表示,计划有望在2025年底完成。

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承载着许多人的夏日回忆,包括和路雪、可爱多、梦龙、千层雪、本杰瑞等品牌。作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企业,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占据了销量前十品牌中的五个,年营业额达到83亿欧元(约630亿人民币)。

此前,该业务估值高达150亿英镑(约1400亿人民币)。如果成功上市,这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IPO。

估值1400亿

全球最大冰淇淋IPO

IPO的消息几乎已经确认。

“我们希望在2025年底之前完成冰淇淋业务的剥离。”联合利华正在推进相关流程,包括设立法人实体。在财报中,联合利华还透露了最新进展——

冰淇淋业务将通过分拆方式剥离,并在荷兰注册成立,总部仍设在阿姆斯特丹。此外,这一业务将在阿姆斯特丹、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上市。

财报显示,2024年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营业额约为83亿欧元(约6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5%,营业利润为5.7亿欧元(约43亿人民币)。无论是在冰淇淋领域还是整个食品行业,这样的规模都相当可观。

实际上,分拆计划早在2024年初就已经启动。去年3月,联合利华CEO司马翰提出了一个新的成本削减战略,其中包括剥离冰淇淋部门和裁员数千人,以应对业绩不佳的问题。

这是联合利华首次宣布将剥离冰淇淋业务。司马翰表示,“冰淇淋业务在联合利华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现在我们需要聚焦更核心的业务。”

消息传出后,这一庞大的业务引起了多家PE巨头的兴趣。去年7月,彭博报道称,联合利华已开始与潜在竞标者接触,包括Advent International、黑石集团、CVC Capital等。

然而,到2024年底,联合利华重新评估后决定放弃出售,改为拆分并独立运营或上市。

最新的进展表明,联合利华已经确定了IPO计划。如果按预期进行,2025年将有一个巨大的冰淇淋IPO。

冰淇淋帝国的崛起

联合利华在冰淇淋行业有着显著的地位。

1922年,联合利华收购了英国肉制品生产商和路雪(Wall’s),开始在伦敦生产冰淇淋。20多年后,和路雪品牌在英国和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成为知名冰淇淋品牌。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联合利华通过收购和品牌扩展,将冰淇淋业务拓展到全球市场。期间推出了梦龙(Magnum)和可爱多(Carte d'Or)等多个标志性品牌,成为全球最大的冰淇淋生产商。

1992年,联合利华进入中国市场,与群星集团合作创办合资企业。一年后,和路雪以中高端定位正式进入中国。

在此过程中,联合利华的竞争对手包括雀巢等品牌。为了迅速打开市场,联合利华通过免费提供带有和路雪Logo的冰柜,打响了知名度。

如今,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在全球市场占据20%的份额,旗下拥有全球销量前十的五个品牌,包括梦龙、本杰瑞、布雷耶、和路雪和可爱多。其中,梦龙已成为10亿欧元的大单品。

联合利华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打造了一个冰淇淋帝国。尽管这一业务在公司整体中占比不大,但在冰淇淋行业中却是一个重要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联合利华最近两年急于剥离?

主要原因是业绩不佳。过去两年,联合利华的业务增长未能让股东满意。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联合利华销售额达608亿欧元(约46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基础销售额增长4.2%;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7%至94亿欧元,净利润也缩水10.8%至64亿欧元。

联合利华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市场增长放缓,预计2025年市场增长也会继续放缓。为了调整现状,剥离边缘业务是大型企业首先考虑的措施之一。

虽然从全球冰淇淋市场来看,联合利华的冰淇淋业务已经取得了难以动摇的地位,但作为一家业务庞大的公司,冰淇淋业务仅占其总营业额的14%。再加上之前因成本等原因增长乏力,不能为联合利华带来足够的盈利。

同时,冰淇淋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类别,长期来看无法完全融入公司的整体生态系统。因此,冰淇淋成为首个被剥离的对象。

剥离并独立上市,可能会给这些冰淇淋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消费行业的变革

最近赴港上市潮的启示

全球消费趋势不断变化。

一方面,各大公司都在忙着“卖卖卖”。去年6月,联合利华出售了Elida Beauty品牌,一个月后又将净水品牌Pureit以约1.2亿美元的价格售出。

面对疲软的市场,联合利华正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正如公司公告所说,“我们正在快速实施增长行动计划,重点关注三个明确的优先事项——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打造更简洁、更高效的业务;强化对业绩的关注。”

回顾近年来的全球消费巨头,联合利华的困境并非孤例。同一时期,雀巢集团2024年的销售额增长创下20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宝洁也在五年来首次遭遇销售额和净利润的双下滑。

其他品牌如亿滋国际、星巴克、欧莱雅、雅诗兰黛、资生堂等也出现了销量下滑和业绩增长疲软的情况,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曾经耳熟能详的品牌已经不再能代表潮流。

另一方面,在新旧交替之际,中国一大批新消费品牌正在崛起,并走向海外。

这一点可以从最近的上市潮中看出。本周三,新茶饮品牌古茗登陆港交所,上市当日市值一度达240亿港元,成为今年最大的新茶饮IPO。在此之前,奈雪的茶、茶百道等品牌已成功上市;蜜雪冰城、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茶颜悦色等知名品牌也在筹备上市。

放眼望去,小菜园去年在港交所上市,最新市值超过110亿港元;德克士、康师傅私房牛肉面的顶巧餐饮集团也被传即将赴港上市;饮料巨头东鹏特饮同样准备赴港上市,并冲击港股IPO;还有海天味业也在排队中。

IPO只是开始。

潮起潮落,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消费品牌记忆。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必将涌现出一批全球性的消费品牌。要么竞争,要么出局,消费行业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投资理财
    下一篇

规模1.375亿元人民币,重点投向医疗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及AI、高端装备、半导体等智能科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