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了解到,2月12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在南京举行了2025年的第一次会议。会议上,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成功签约,共有22只基金,总规模达到408亿元,覆盖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11个地级市和4家省属企业。
回顾去年6月,江苏启动了总规模为500亿元的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旨在推动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短短8个月内,两批产业专项基金的总规模已超过900亿元,表明全省范围内的一场产业竞赛正在激烈进行。
2024年是江苏省级母基金成立和运作的第一年。该基金于6月正式落地,由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江苏省级母基金总规模为500亿元,采用“竞争式申报、分批次组建”的方式,与地级市和省属企业合作设立三种类型的产业专项基金:未来产业天使基金、地级市产业专项母基金和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
在投资方向上,江苏省级母基金主要聚焦于江苏的“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650”产业体系、“10+X”未来产业体系,以及相关政策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包括新材料、大健康、绿色低碳、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
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清表示:“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统筹以及省级母基金联席会议各部门的指导下,我们成功组建了第一批14只,规模达506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
现在,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正式发布。据了解,第二批基金包括22只,总规模为408亿元。其中,有50亿元的江苏南京先进制造产业专项母基金、60亿元的苏州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母基金、20亿元的苏州新型能源及智能座驾产业专项母基金、20亿元的苏州低空经济产业专项母基金,以及20亿元的无锡低空经济和空天产业专项母基金、30亿元的常州高端功能材料产业专项母基金等。
此外,南通市、扬州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泰州市、宿迁市等多个地级市和苏豪控股集团、省沿海集团、省环保集团、省数据集团4家省属企业的代表也参与了签约。
在会上,江苏省属企业产业专项基金首次亮相,分别在人工智能、海洋经济、节能环保、数据产业等领域展开投资。另外,未来产业天使基金中新增了南京和苏州的两只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天使基金。
以下是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的具体名单:
这标志着江苏各地级市和省属企业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在过去8个月里,江苏省级母基金已经推动了两批共36只、总规模达914亿元的产业专项基金的组建或签约。6个直投项目也陆续投资落地,其中包括首个在香港主板上市的直投项目。
这种多层次的基金架构——省级母基金、产业专项基金和产业子基金——被称为“江苏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江苏模式”通过资金关键要素的引导,推动新型要素与传统要素的创新配置和高效组合,有效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力支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36只已启动的产业专项基金立足于江苏各设区市的发展定位、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选择重点发展的产业作为投资方向,避免了同质化竞争,通过精准投资推动全省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并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在全国范围内,江苏一直被视为创业投资的热土,氛围活跃。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24年,江苏新募基金数量为602只,募集总金额达到1718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前列;投资案例数为1603起,位居全国首位,总投资金额为818亿元人民币。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等地已经成为VC/PE出差募资和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新年伊始,江苏加快了步伐。“新的一年,我们将全力加快基金组建和项目投资的速度,通过优化流程和整合资源,确保基金能快速组建并投入运作,同时精准筛选优质项目,实现高效投资。”高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会清说,他们将从资金、项目、产业、品牌等多个方面发力,吸引央企等资本,带动项目投资落地,通过集群投资壮大产业链,提升战新基金的品牌影响力,吸引优质项目落户江苏。
他还明确指出,省级母基金第三批基金的组建方向主要是围绕产业龙头企业做大基金规模,通过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和发展。“我们还将创新未来产业天使基金的投资思路,以更加敏锐、更加果敢、更加包容的态度来看待项目,扩大投资范围,加快投资速度。”
创业投资的繁荣带来了产业的繁荣,产业的繁荣又推动了城市的强大。在这场激烈的新兴产业争夺战中,江苏正巩固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