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界消息,港交所官网显示,微医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微医”)已提交上市申请,招银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在互联网医疗时代,微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背后有一支强大的投资人队伍支持。早在2021年,微医曾与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一同递交招股书,但未能成功。如今,创始人廖杰远再次带领团队,重启上市之路。
这将成为杭州近年来罕见的超级IPO。“杭州以直播、短视频和电子商务著称”,但在医疗健康产业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从世纪初的“新药港”建设开始,杭州逐渐成为生物医药之城。
廖杰远,与张一鸣、王兴并称为“龙岩三杰”。在创立微医之前,他的职业经历颇为丰富:毕业后在林业研究所工作,后来跳出体制;1999年参与创立科大讯飞;2003年担任通信技术公司总经理,涉足IT行业多年……
直到一次家庭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因侄子生病,廖杰远经历了长时间的求医过程,最终发现是误诊。这次经历促使他决定利用自己的技术,解决看病难的问题。
于是,廖杰远从挂号服务做起。2010年,他宣布创办“挂号网”,这是微医的前身。团队花费6个月时间,终于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实现数据连接,拿下首个客户。此后四年,团队在全国范围内与900多家重点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4年,微医APP上线,包含微医院、微医生、微支付三大功能模块,旨在打通医院、医生和患者的联系。一年后,“挂号网”正式更名为“微医”。
廖杰远将微医的发展历程概括为三个阶段:五年靠近传统医疗体系;五年建立互联网医院;五年用数据和智能推动医疗行业的升级。2019年,微医开始加大ToG业务布局,进入第三个阶段。
2020年,微医与天津政府合作,启动数字健康共同体省级示范区建设。如今,微医已连接1.15万家医疗机构,约31.8万名注册医生。第三方研究表明,微医已成为国际最大的医疗AI企业之一,并即将登陆资本市场。
微医的招股书揭示了其业务结构:AI医疗服务和数字医疗平台两大板块。AI医疗服务板块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包括健康管理会员服务、云药房及增值服务。截至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审核820万张处方,医生采纳AI处方建议的比例高达99.97%。
数字医疗平台则涵盖了数字医疗服务、线下医疗服务、企业会员及其他服务,为用户提供全面的医疗健康服务。截至同期,公司已为580万名用户提供服务,并向440家企业客户提供了健康管理套餐,覆盖超过3990万名终端用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3年按收入计算,微医是中国AI医疗健康解决方案的最大提供商,市场份额达到10.6%,是第二名的两倍。同时,微医也是唯一一家采用按人头及按价值付费模式的健康管理会员服务提供商。
尽管如此,微医仍然面临亏损问题。2021年至2023年,微医净亏损分别为25.7亿元、37.7亿元及14.8亿元。然而,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大幅减少至4.3亿元,同比减少70.4%。
微医的融资历程同样惊人:成立以来,共完成13轮融资,融资总额达14.5亿美元。截至2022年9月的G轮融资后,公司估值达到6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腾讯、高瓴、红杉中国、高盛等知名投资机构均参与其中,腾讯更是最大的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为8.79%。
微医总部位于杭州并非偶然。杭州凭借其蓬勃的互联网基因,在数字医疗领域一直领先。除了微医,这里还有智云健康、丁香园、健海科技等数十家数字健康服务企业。前不久,杭州数字健康服务平台微脉完成2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估值达到65亿元人民币。
杭州的生命健康产业版图正逐步展开。在创新药领域,贝达药业、歌礼制药等龙头企业聚集;医疗器械领域,启明医疗、诺辉健康等明星企业崭露头角;CRO方面,泰格医药、药源新地等知名企业活跃;合成生物领域,九源基因、瑞丰生物等企业聚集。
截至2023年,杭州拥有超过1800家生物医药企业,分布在钱塘区、滨江区、余杭区、萧山区、临平区等地。萧山区推出的“杭州生物科技谷”、“钱湾生物港”等产业平台,以及湘湖实验室、浙大国际科创中心等创新平台,共同构建了生命健康产业生态环境。
2024年,杭州市生命健康(准)独角兽名单中,萧山占据了20席,占全市16%。生命健康产业已经成为杭州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23年,杭州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超过1100亿元,专利数量超过13000个,国产医疗器械上市数量达到2300个,医院销售市场金额超过1600亿元。
杭州在世纪初就提出了“信息港”和“新药港”建设,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自2004年起,杭州每年都会安排产业发展资金,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相关政策不断涌现,目标是打造“千亿生物医药生态产业集群”,并提出“生物经济”概念,集中科研力量高质量发展。
2024年,杭州超过140家医疗健康企业获得新一轮融资,涵盖创新药、医疗器械、细胞及基因治疗等多个领域。天境医药、剂泰医药、浩博医药等企业以超5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1.1亿美元的融资金额成为明星企业。IPO方面,同源康医药、沃氪医疗等企业相继上市,杭州生物医药上市企业超过65家。
近日,杭州发布了《“中国医药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目标是使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总营收达到6000亿元,制造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500亿元,“一核四园”制造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展望未来十年,生物医药将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变革中最关键的领域之一,杭州将迎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