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投资人纷纷提及重庆产业的迅猛发展。今年以来,问界M9的问世引发了抢购热潮。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赛力斯的“超级工厂”,这家工厂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拥有超过3000台机器人协同工作,实现了100%的自动化生产,年产能达到40万辆。这一成就成为了重庆工业进步的重要标志。
这是重庆近年来推动产业转型、培育新生产力的典型案例之一。外界或许不知道,赛力斯曾是一家濒临破产的传统车企,如今的蜕变离不开渝富控股集团的长期支持。该集团先后投资了6.4亿元、3亿元和33亿元,同时参与了定向增发投资3亿元,不仅增强了企业的信心,还带动了140亿元的社会资本投入。
类似的例子在长安、阿维塔等企业中也在上演。重庆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迅速壮大,同时吸引了上海超硅、盛泰光电、奥松电子等行业的领军企业入驻。
历史证明,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投的支持。在过去的一年里,重庆给创投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2月10日,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即将在此召开,数百家投资机构将齐聚一堂,成为年度创投界的焦点。
重庆的发展策略倾向于吸引链长链主企业和具有重大牵引性的项目。一方面,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的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战略性项目直接投资,推动重大项目的落地。例如,三安意法半导体公司的首条生产线已于11月成功点亮。今年6月,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之一意法半导体与中国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企业三安光电宣布将在重庆合作建设新的8英寸碳化硅器件合资工厂。该项目总投资230亿元,计划于2028年全面竣工,将满足中国汽车电气化、工业电力和能源等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奥松半导体的母公司奥松电子完成了7亿元的D轮融资,由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与重科控股联合领投。在此之前,奥松半导体已经落户重庆,进一步推动了当地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
在打造万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集群方面,重庆还迎来了盛泰光电。作为大足光电产业的“链主”企业,盛泰光电带领上下游24家企业协同创新,推动光电产业迈向中高端,目标是打造“西部光谷”。
重庆“资本招商”的历史性时刻仍历历在目。去年5月,由重庆渝富控股集团、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等联合组建的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达2000亿元,引起了投资界的广泛关注。该基金采用“子基金+直投”的模式运作,具有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重点企业、放大撬动功能和市场化运作的特点。为了吸引更多全国优秀的VC/PE机构,对于投资招商市外企业的总部或上市主体迁入重庆的,将按照双倍比例计算返投额。
目前,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已与招银国际、中信建投资本等数十家头部机构合作,并且已经投资了25支子基金,其中15支位于重庆。重庆不仅积极走出去,向全国推介,还规划建设了“西部创投中心”、“基金创新服务基地”和“基金小镇”等私募基金集聚区,致力于打造中国西部的创投高地。
据统计,截至2024年9月底,重庆地区存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达146家,管理基金数量为638只,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700亿元。这里正逐渐成为投资人热门的出差目的地。
重庆,这个曾经被人们称为“雾都”、“山城”、“火锅之城”的地方,正在悄然改变外界的看法。重庆不仅是旅游热点,还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重庆承担了一系列国家战略使命,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
面对国内产业变迁的浪潮,重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随着《关于进一步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力量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引》的出台,重庆积极投身到新兴产业的竞争中。该政策提出了多项举措,包括提升国有投资基金吸引力、助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优化基金行业生态,旨在推动重庆的经济发展。
重庆特别重视科技成果转化,通过“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和“风投基金”等引导基金,促进初创科技企业的成长。此外,重庆还设立了“赛道”基金,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和先进材料等领域,鼓励“链主”企业设立CVC基金,整合产业链资源,开展战略投资。
一张新的蓝图正在绘制。一位知名投资人提到,当他们询问企业家们如果扩大产能、搬迁总部或设立研发中心时,重庆首次出现在了前三名的城市名单中。这片土地正在展现出其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