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常态化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

图灵汇官网

关于发布浙江省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的公告

浙江省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以下简称“专精特新母基金”)由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浙江省产业基金和温州市产业发展基金共同发起设立,基金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广东省粤科母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科母基金公司”)担任管理人。专精特新母基金旨在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发展,助力浙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粤科母基金公司现面向社会公开遴选优秀的子基金管理机构。以下是申报指南:

子基金定位

专精特新母基金投资的子基金将专注于浙江省四大万亿级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现代消费与健康、绿色石化与新材料等领域。特别关注集成电路、半导体、数字经济、智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机器人、数控机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数字化服务、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等细分领域。

子基金基本要求

  1. 组织形式:子基金可采用有限合伙制或公司制。
  2. 存续期限:子基金的存续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0年,投资期不超过4年。
  3. 出资比例:专精特新母基金对单支子基金的出资比例不高于30%,且不超过2亿元。专精特新母基金将在其他出资人全部完成出资后缴付出资。
  4. 投资领域:子基金的投资领域、投资地域和投资限制需符合专精特新母基金的要求。
  5. 返投要求:子基金需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投资于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三大科创高地及未来产业领域,以及温州市和广东省的相关项目。
  6. 管理费用:子基金管理机构可以从子基金资产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用,年度管理费用不超过基金认缴规模的2%。
  7. 禁止业务:子基金不得从事担保、抵押、委托贷款、投资公开交易类股票、期货、房地产、信托产品等业务。
  8. 专精特新企业定义:指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隐形冠军”企业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子基金管理机构要求

  1. 注册资本:子基金管理机构需在中国大陆注册,实收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并已完成相关登记备案。
  2. 管理规范:管理运作规范,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体系,拥有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跟投机制。
  3. 投资团队:管理团队需拥有不少于3名具有5年以上股权投资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并具备良好的历史投资业绩和成功案例。
  4. 投资经验:在专精特新母基金拟投领域内具备丰富的投资经验,并有相应的项目储备。
  5. 募资能力:子基金管理机构需具备较强的募资能力,新设子基金需有明确出资意向的出资规模不低于基金总规模的60%(不含专精特新母基金出资部分)。
  6. 配合工作:配合粤科母基金公司完成相关信息采集和绩效考评工作。

遴选程序

  1. 提交材料:申报机构需编制申报材料,包括子基金管理机构简介、基金募集进度、储备项目、业绩情况、团队情况、制度机制、行业研究报告、投后管理能力和承诺事项等。
  2. 专家评审:粤科母基金公司组织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
  3. 商务谈判: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商务谈判。
  4. 尽职调查:粤科母基金公司或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尽职调查。
  5. 候选公示:公示拟合作的子基金管理机构。
  6. 方案报批:公示无异议后,提交投资方案履行内部审批程序。
  7. 签署协议:签署子基金协议等法律文件。
  8. 资金拨付:完成基金募集和设立,并履行出资手续。

申报方式

  1. 电子版材料:符合条件且有意申报的机构请按照申报指南要求准备电子版材料,发送至指定邮箱。
    • 联系人:王先生,电话:13288825085;邱先生,电话:13560137878
    • 邮箱:wangchi@gvcgc.com
    • 邮件标题格式:申报机构全称+申报事项
  2. 纸质版材料:申报机构还需提交纸质版材料,按照A4纸张格式装订成册,一式四份,加盖公章和骑缝章后邮寄至指定地址。
    •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聚新街63号粤科金融大厦2楼广东省风险投资促进会(联系人:邓女士,电话:13668936883)

其他事项

  1. 本申报指南属于要约邀请行为,不构成法律上的要约。
  2. 申报机构应对申请材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负责。提供虚假材料将面临取消申报资格、公开不良行为等处罚。
  3. 同一负责人或存在控股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同时申报。
  4. 如有机构或个人假借粤科母基金公司名义收费,请及时举报。
  5. 粤科母基金公司对此次公开征集子基金管理人相关事项拥有最终解释权。

来源: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官微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矩视智能
    下一篇

子基金主要围绕符合山西省产业转型发展方向的与山西省省属企业产业链关联度高的或者可在山西省落地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项目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