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估值600亿

图灵汇官网

AI造富浪潮汹涌。

据报道,美国AI搜索独角兽Perplexity即将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完成后其估值将达到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0亿元),相比五个月前的估值翻了三倍,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这支团队主要由90后组成,其中包括一名IOI金牌得主、曾在谷歌和OpenAI工作的程序员,以及一位AI科学家。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8月,专注于搜索领域,目标是取代谷歌,被誉为“谷歌杀手”。该公司的融资速度非常快。

年轻的团队展现了非凡的勇气与决心。Perplexity的故事始于三位创始人:Aravind Srinivas、Denis Yarats 和 Johnny Ho。Aravind出生于1994年,是一位印度裔青年。他在印度理工学院获得电气工程硕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OpenAI、DeepMind和Google实习,并在毕业后加入了OpenAI研究语言模型和扩散模型。

2022年夏天,Aravind萌生了创建一款能够直接生成答案的搜索引擎的想法,Denis Yarats也持相同观点。Johnny Ho则是一位从小热爱编程的华裔少年,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满分的成绩,并在哈佛大学毕业后加入了Quora。

这支年轻的团队在2022年8月成立了Perplexity,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击败谷歌的AI搜索引擎。起初,他们的想法并不被天使投资人看好,因此他们选择先开发一个面向企业的B端产品,初期版本只在内部使用。直到GPT-3.5发布,AI搜索热度攀升,Perplexity团队迅速行动,一周后推出了基于GPT-3.5的Perplexity AI。

Perplexity AI不同于传统的搜索引擎,它通过AI工具提供提炼后的答案,并附上出处。例如,用户输入一个问题后,系统会将问题分解成关键词,然后上网搜索,综合整理出一份可读的报告,还具备生成图片的功能。这种创新改变了人们的搜索习惯,使用户可以直接获得所需信息。

Perplexity AI上线第一个月就吸引了220万访客,随后每月访客数量呈数倍增长。到了今年,Perplexity AI迎来了爆发期,每周处理的查询量超过了1亿次。英伟达的CEO黄仁勋甚至表示,每天都在使用Perplexity AI搜索信息。

三位年轻人打造的Perplexity AI成为硅谷的现象级产品。据估计,Perplexity AI的年收入可达5000万美元。Aravind Srinivas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了“Yahoo——>Google——>Perplexity”的口号,进一步提升了Perplexity的关注度。

Perplexity同样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2022年9月,产品尚未上线,Perplexity就获得了31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2023年3月,公司再次获得256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1.5亿美元。

进入2024年,Perplexity融资节奏加快,估值不断攀升。1月,公司完成了由IPV领投的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7360万美元,估值达到5.2亿美元。投资者名单中包括英伟达、Databricks、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等知名人物。4月,Perplexity宣布完成约6300万美元融资,估值超过10亿美元。几个月后,Perplexity又完成了2.5亿美元的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30亿美元。最新一轮融资达到了5亿美元,估值升至90亿美元。

Perplexity背后的投资人名单已达46人,其中包括谷歌高管、YouTube前CEO Susan Wojcicki和谷歌AI掌门人Jeff Dean。

据外媒统计,目前Perplexity的单人搜索频次是谷歌的3倍左右,预计在2024年底月活跃用户可能达到1亿。英伟达副总裁乔纳森·科恩表示,Perplexity将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投资人押注AI搜索的未来。Perplexity是这场AI竞赛中充满希望的小型公司之一,它专注于搜索而不是构建多用途大型语言模型。速度和专注是AI竞争中突围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估值超过600亿的公司仅有36名员工。梳理外媒报道,Perplexity刚启动时只有寥寥数名员工,发展至今也只有不到50人,目标是到今年底扩增至60人。如此一来,几十名员工撑起了超600亿的估值,年收入数千万美元。

今年9月,一家成立仅三个月的AI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宣布融资10亿美元。该公司仅有10名成员,估值却高达350亿人民币,创造了又一AI造富神话。

更为知名的文生图领域明星企业Midjourney,由David Holz创立于2021年8月,仅拥有11名全职员工,至今未融过资,却凭借付费订阅模式实现了年营收1亿美元。

这波AI创业潮大多采取小而精的方式,充分展示了“一两个优秀的大脑抵得上千军万马”。

在国内,AI融资也非常火爆。月之暗面、百川智能、智谱AI等明星企业频繁传出大额融资消息,估值短时间内突破百亿。在AI投资最火热的时候,各大机构争相抢夺明星AI项目的入场券。

AI估值泡沫已经显现。这一幕在创投历史上似曾相识,曾经的AI四小龙也在热潮中崛起,一年融三四轮,融资金额动辄数亿十亿。但上市后,估值大幅下跌,泡沫散去。

今年8月,谷歌以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haracter.AI,尽管价格已较之前大幅缩水,但仍被认为过高。高盛曾在报告中提醒,科技巨头计划在未来几年在AI资本支出上花费1万亿美元,但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可见的成果来证明这些投入是值得的。

也许,潮水终将退去。

本文来源: 投资界 文章作者: 王雅纯
    下一篇

2022财年至2024财年,乐欣户外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8.08亿元、5.24亿元及4.29亿元,分别占有关期间总收入的89.0%、84.2%及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