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迎来了年度最大的基金群。
近日,“深圳创投日”活动在深圳南山区举行,期间宣布了总规模达550亿元的10支基金正式落地。
此次活动中,深圳各区与四大国有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共落地9支基金,总规模达到450亿元。另外,太平人寿保险公司也参与合作,成立了一支规模为100亿元的险资基金。
这是AIC试点城市扩围后,正式签约并落地的最大规模基金之一。
这9支基金的具体情况如下:
其中3支基金此前已宣布,深圳也因此成为最早实施AIC基金试点的城市之一。此外,中国农业银行也在积极推动与深圳市政府的合作,计划设立百亿级AIC基金。
另外,还有一支规模为100亿元的险资基金,由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出资,投资期限为12年,其中有3年的延长期限。这支基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项目和深圳市的重大产业项目,且100%投向“20+8”产业领域。
为了促进重点产业发展,深圳成立了医药和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产业办公室,这些办公室也在现场首次亮相。
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是指主要从事银行债权转股权及配套支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来自五大行,包括工银投资、农银投资、中银资产、建信投资和交银投资。
自2021年以来,相关文件陆续支持商业银行及其旗下机构与股权投资领域的合作。2024年6月发布的“创投十七条”进一步明确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股权投资试点范围。
随后,多家银行开始尝试。9月2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相关政策,将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南京、杭州、合肥、济南、武汉、长沙、广州、成都、西安、宁波、厦门、青岛、深圳、苏州等。
新政策还放宽了股权投资金额和比例限制,将表内投资占比从4%提高到10%,投资单只私募基金的占比从20%提高到30%。
北京率先行动,早在试点扩容前的9月20日,北京与工银投资设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科创股权投资基金。此后,北京再次联合工银投资、交银投资设立两只总规模2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平行基金。
很快,深圳、广州、合肥、苏州、杭州、成都、青岛、南京等城市纷纷跟进,AIC基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爆发。据统计,目前已有10个城市相继落地AIC基金或与AIC机构达成合作。
首批试点的AIC基金主要投向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属性。当前10个试点城市,大多是股权投资活跃、科创项目资源丰富的城市。
银行资金具有体量大、周期长的特点,被视为一级市场急需的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在当前募资环境尤为重要。
然而,也有投资人指出,当前许多AIC更倾向于直接投资而非出资给GP,目前多数基金的管理人都是AIC本身;此外,首批试点基金也大多投向本地,可能更多是为了吸引招商,而非市场化资金。
尽管如此,大规模资金的涌入仍然为一级市场带来了希望。根据各大行半年报数据,截至6月末,五家AIC的总资产规模已达5869.9亿元。按10%的比例计算,可用于试点的不以债转股为目的的股权投资规模最大可达580亿元。
所有人都期待着创投活水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