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德国波恩举办的一次无人系统展览会上,欧洲空客公司展示了一款新型“低成本防空系统”。这款系统是通过对现有靶机进行改造而来的,目的是应对无人机威胁。空客公司透露,他们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原型机的试飞。
这个“低成本防空系统”注重经济性和快速部署能力。为此,空客选择了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研发的Do-DT25靶机作为基础机型。这种靶机配备双涡喷发动机和背负式进气口,长度约为3.1米,翼展2.5米,最大起飞重量达144公斤,最高时速接近556公里,极限飞行高度为1万米,单次续航时间为60分钟。由于其模块化设计,改装过程较为简便。“低成本防空系统”可以通过固定或车载发射架上的气动弹射装置发射,并利用降落伞回收,实现多次使用。
按照空客的设计,“低成本防空系统”能够搭载2到3枚小型空空导弹。这些导弹可能来自欧洲导弹集团,基于反坦克导弹改进而成。导弹长约1米,重量约为9公斤,配备了红外制导系统和近炸/触发引信,可用于攻击缺乏防护的步兵和轻型装甲目标,也能通过空中爆炸的方式摧毁隐藏在掩体后方的目标。其射程介于2至6公里之间,具备高精度打击和低附带损害的特点。此外,通过更换不同的弹头和瞄准设备,该导弹还能适应各种作战环境。
据介绍,在实际应用中,“低成本防空系统”会依靠地面控制站提供的雷达数据和空情影像来识别目标,并由操作员发出攻击命令。这一系统特别适合用来对抗自杀式无人机,因为这类无人机难以被干扰且飞行轨迹隐秘,通常会以群体形式执行任务。传统防空导弹虽然能拦截它们,但效果有限且费用高昂。而采用“低成本防空系统”挂载导弹实施空中拦截,则既扩大了拦截区域,又降低了总体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低成本防空系统”采用无人机对抗无人机的理念引发了外界的兴趣。尽管它的改装费用并不低廉,与市面上部分自杀式无人机相比并无显著优势,但其创新思维仍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