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宜宾市翠屏区在松材线虫病疫木处理方面有了重要突破,首次尝试用无人机完成疫木吊运任务,推动森林管理进入智能化时代。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大幅降低了传统运输中的风险。
在金坪镇罗家村的国有林区内,操作员操控着一架能承载100公斤货物的工业级无人机,轻松完成疫木从陡坡到山脚的转移。整个过程只需几分钟,包括吊装、起飞和降落等步骤。据翠屏区国有林场负责人赵东篱介绍,这种新型无人机技术每次可装载大量疫木,配合多组电池循环使用,每天运行超过8小时,可运送超过10吨疫木,相当于10名工人三天的工作成果,显著减少了疫木运输所需的时间。
翠屏区国有林场总面积达1.55万亩,其中松树林占多数。近年来,每年都有约3000株松树受到松材线虫侵袭。每年冬春季节是防控关键期,但传统的疫木搬运依赖人工,受天气条件限制较大,且存在安全问题和疫木积压的风险。无人机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些问题,实现了疫木随砍随运的目标,既节省了成本又保障了安全。
目前,翠屏区正逐步推广无人机技术在林业中的其他用途,如病虫害治理和施肥播撒等。同时,该地区也在加强智慧林场建设,不断改进林业管理模式。赵东篱表示:“我们计划继续挖掘无人机在林业中的潜力,并持续推进科技化和智能化进程。”(蒋雪梅)
附图展示了无人机执行疫木吊运任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