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昨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有序推动无人车、无人机示范应用

图灵汇官网

12月3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关于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相关情况。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柱,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刘鹏飞宣布,交通运输部近期联合多个部门发布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多个领域的实施方案,形成了“1+5”的政策框架体系。未来,交通运输部将聚焦“一个目标、两个服务、五个任务”,全面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从而有效降低社会整体物流成本。

此外,发布会上还提到,交通运输部将致力于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继续与相关部门合作,加速推进交通物流的数字化转型,有序推广无人车和无人机的示范应用。

在“补齐城乡物流末端短板”方面,刘鹏飞表示,要推进五方面的关键任务:促进融合、调整结构、强化网络、推动改革、优化服务。

首先,在“促进融合”方面,要推动交通物流与制造业、农业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现代化产业的运输服务保障措施,加快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交通物流企业。

其次,在“调整结构”方面,将持续深化运输结构调整和多式联运。实施优化运输结构攻坚工程,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运输从公路转向铁路和水运。加快铁路专用线进入港区、园区和厂区的步伐。推进多式联运的数据交换共享,加速新型物流集成商的发展。

再者,在“强化网络”方面,将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的联网补网,加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布局。深入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的补链强链工作,实施铁路货运网络工程,完善普速铁路网络和重载铁路,推进国家内河水系的联通工程,持续优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北粮南运”等多式联运系统,加快补齐城乡物流末端短板。

接着,在“推动改革”方面,将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交通物流大市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促进道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加大对航空货运空域时刻资源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稳步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

最后,在“优化服务”方面,将推动智慧物流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加快交通物流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有序推动自动驾驶、无人车、无人机在重点区域的示范应用。创新高铁快运、共同配送、农村客货邮融合等物流组织新模式。加快推广标准化、轻量化、厢式化、智能化的物流装备。

近年来,交通物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不断加速,平台经济和低空经济等新兴物流模式在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绣春指出,智慧物流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关键途径。交通运输部积极与相关部门合作,着力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政策保障,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物流的融合创新,为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注入新动力。

首先,智慧港口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港口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生产运营的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中国已建成包括厦门远海、青岛前湾在内的49座自动化码头,其应用规模、作业效率和技术水平均居世界前列。推动自动导向车(AGV)等技术在港口等场站枢纽的应用。例如,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所需的工作人员比同量级的传统码头减少了约70%,码头作业效率远超传统码头。

其次,平台经济蓬勃发展。“我们不断完善网络货运发展的制度规范,推动网络货运行业的集约高效发展。2024年上半年,全国共有3286家网络货运企业,接入货运车辆800多万辆、驾驶员700多万人。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网络货运平均等货时间从2至3天缩短至8到10小时,交易成本下降约6%至8%。”

再次,低空物流服务不断拓展。针对城市间生鲜运输、同城快递集散、即时配送以及山区、应急配送等不同应用场景,不断探索低空物流服务新模式。例如,顺丰公司大力发展无人机物流商业运行,在广东、四川、江西等地累计飞行超过100万架次,运输距离超过400万公里,极大提升了物流服务体验。

未来,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进交通物流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完善全自动化码头、低空物流、网络货运等标准规范,有序推广无人车和无人机的示范应用,加强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的协调衔接,促进数字技术与交通物流各场景的深度融合,培育交通物流发展的新动力,更好地助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陈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