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低空经济,无人机作为这一新兴领域的关键载体,正在引领低空经济的发展。农业无人机因其成熟的应用和技术优势,成为低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湖北省秭归县,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脐橙的吊运和农药喷洒。秭归县归州镇万古寺龙舟广场附近的果园里,果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秭归鸿来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操作手何翌川熟练地操控着大疆T100农业无人机,将85公斤脐橙从集中收货点运送到300米外的龙舟广场,整个过程只需不到50秒。相比之下,人工运输则需要40分钟左右。秭归县委副书记李波表示,按照每亩平均产出5000斤脐橙计算,使用无人机吊运可以节省每亩250元的成本。考虑到秭归县有40万亩脐橙种植面积,无人机吊运比例达到30%,仅此一项功能就能节省约3000万元。
目前,农业无人机不仅限于果树病虫害防治,还扩展到了播种、施肥和运输等多种作业。它们在农、林、牧、渔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农业无人机的数量和作业量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无人机云交换系统的有效数据记录接近30亿条,相当于412万小时的飞行时间,比上一年增加了218万小时。其中,多旋翼无人机占据了主导地位,占比高达99.7%,而农用无人机则是主要的运行类型,占比98.27%。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无人机发展的政策。例如,2023年6月发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明确了无人机从设计生产到运行使用的全链条管理,特别针对农业无人机制定了专门的规定,降低了操作门槛。随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部门以及中国民航局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从产品设计、生产到销售、使用的各个环节确保无人机行业的规范化。
自2014年以来,农业无人机的产品性能和质量标准逐步提升,得到了行业和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也显著提高了农业无人机的普及率。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机购置补贴系统纳入补贴范围的植保无人机达到了35631台。
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农业技术工程师程忠义指出,推动农业无人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已经开始实施,这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预计未来农业无人机的综合成本将进一步降低,智能化水平也将不断提升,激光雷达、视觉识别、AI和AR等先进技术将被更多地应用于农业无人机,从而进一步推动农业的降本增效。
为了应对这一趋势,中国民航局加大了对农业无人机驾驶员的培训力度,增加了培训渠道。未来,还将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的无人机学院和专业资源,培养和输送更多相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