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已扩展至农业、公安、测绘、交通等多个领域,这使得各行各业对无人机操控员的需求显著增加。深圳一家无人机培训机构的员工透露,今年以来,许多公司主动联系该机构,希望获得无人机专业人才。
据该培训机构的招生负责人林婷婷介绍,目前,教员、电力巡检、智慧城市系统以及航测领域的岗位需求较大,薪资待遇在8000元至3万元之间。
工作人员表示,学习无人机操作的人数增多,一方面是因为无人机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也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有关。根据这一规定,除了轻型和微型无人机,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操控员需持有民航局颁发的执照才能合法飞行。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登记的无人机数量已达187.5万架,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的无人机接近60.8万架,同比增长48%。然而,目前拥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人数仅有约22.5万人,相比2023年底的19.44万人,增加了3万余人。据估算,当前我国无人机操控员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巨大的人才缺口也推动了无人机培训机构的发展,教员需求量显著增加。在深圳的一家无人机培训机构,培训内容包括多旋翼、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直升机等多种类型。无人机驾驶员等级主要分为视距内驾驶员和超视距驾驶员两类,其中,学习超视距驾驶员(即机长驾照)的学员较多。
该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今年培训业务急剧扩大,许多教员被派驻到一些单位进行培训。此外,社会层面的培训业务也快速增长。学员数量的激增导致教员需求增加。培训机构负责人表示,成为教员需要具备100小时以上的机长经验及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为了缓解教员短缺的问题,他们正积极从学员中发掘并培养优秀教员。
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
10月12日,北京、上海、重庆、杭州等15个城市与多家央企共同宣布,将共建全国性的低空综合运营平台,并创建100个行业标杆示范项目。业内专家指出,低空应用场景需要将地面的网络信号覆盖至数百米高度,国内已有330多个城市启动了最新的5G-A网络部署,将形成全球最大的低空通信网络。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
如何确保安全飞行?
为期三天的第二届中国航协航空大会于10月25日正式开幕。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在大会上表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民航局将利用新技术创新整合飞行服务保障体系,保障低空经济的安全发展。
民航局副局长胡振江强调,要借助新技术在精确性、预见性和协同性方面的优势,增强对飞行安全态势的预判能力,加强对航空器全生命周期的监控、控制与管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将航空安全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他指出,低空飞行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随着低空飞行规模的指数级增长,只有建设智慧的新型基础设施、智能的保障体系和先进的监管体系,才能真正实现低空飞行的“可监视、可规避、可控制”。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