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中国“无人艇”的配置和技术水平。
最近,我国在南海进行了鲨鱼群无人潜艇智能攻击模式的测试。这种无人潜艇采用了先进的自主导航、目标识别和协同控制等技术,能够在水下实现多艘无人潜艇之间的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任务分配……
这些无人艇不仅仅是简单的无人驾驶船只,实际上它们配备了相控阵雷达、垂直发射系统和鱼雷发射装置,堪称“迷你驱逐舰”。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的配置有些奢侈,但在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生产能力下,类似的高端技术早已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例如农民使用相控阵雷达来驱赶野猪和鸟类……
以中国船舶设计的JARI-USV多用途无人作战艇为例,这是一艘排水量为20吨的无人艇,具备强大的水面作战能力。该无人艇配备了现代四面相控阵雷达以及遥控武器系统,包括30毫米机炮设施,甚至还有微型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鱼雷设备。凭借这些装备,一艘无人艇便能够执行作战任务。而当多艘无人艇协同作战时,理论上可以完成区域警戒、防空、反潜和反舰等多种作战任务。
这些无人艇一旦投入战场,将使对手处于完全被动的局面,即便只有20吨排水量,但配备垂直发射系统,可以携带几枚C70X反舰导弹,足以击沉敌方驱逐舰和护卫舰。
此外,这些无人艇以“鲨群”模式出现时,几乎无法被有效防御。由于其反射面积较小,常规反舰导弹对其打击效果甚微,舰炮的射程也无法与之匹敌。即使有所损失,也不必过于担忧。在我们全方位的海空天雷达优势下,这些无人艇就像“水滴”一样难以捕捉。
回顾俄乌冲突初期,许多人曾认为无人机将彻底改变未来的战场格局。然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场由美国、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无人机参与的对抗,不过是小打小闹。目前俄乌战场上使用的无人装备,在技术水平和战斗力方面远远不够。事实上,他们并未掌握正确的技术和战术。只有大规模的“蜂群”和“鲨群”战术,才能充分发挥无人武器的最大威力。
就像修仙小说中的飞剑,单凭一把飞剑作用有限。“剑来”和“万剑归宗”才是最有效的制胜手段。我们不仅有“火力不足恐惧症”,还有“投送密度不足恐惧症”。未来战场上,我们将不再依赖人海战术,而是转向“机海战术”和“船海战术”。
不仅如此,我们不仅拥有强大的攻击能力,还具备世界领先的反无人机技术。通过蜂群和鲨群战术,我们可以压制对手,而对方却无法用同样的手段对付我们。在未来的战场上,当对方整个舰队被摧毁时,我们可能不会损失一人。
尽管如此,这样的攻击模式需要背后有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工业生产体系作为支撑。幸运的是,我们正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这一优势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