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普京在俄安全局年度会议上明确指示,要求安全局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恐怖袭击威胁,确保国内局势稳定。
然而,随着俄乌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界限被突破,普京担忧的事情似乎正在发生。
24日凌晨4点,莫斯科再次遭受两架无人机袭击,一架无人机坠毁在一栋双层建筑的屋顶,另一架则击中了一栋商务中心大楼,俄国防部大楼附近也发生了爆炸。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告,但周边街道已被封锁。
幕后黑手是谁?
目前没有组织或个人宣称对此事负责,俄罗斯认为是乌克兰所为,但基辅方面并未作出回应。
不仅如此,同一天凌晨,11架无人机突然飞向克里米亚发动袭击。尽管防空部队迅速响应,用电子战手段击落或压制了多架无人机,但占科伊地区的一个弹药库仍被击中并发生爆炸,事发地点周围五公里范围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该区域的交通也已暂停。
对于此次袭击,俄罗斯同样指责是乌克兰所为,但乌方依然没有给出任何回应。
此前,乌克兰曾表示,占科伊地区已成为俄军在克里米亚的军事基地,并承认在22日,乌军摧毁了克里米亚的一个油库和弹药库。更早些时候,乌方还承认,去年10月8日克里米亚大桥遇袭一事是由乌军所为。
如今,莫斯科和克里米亚再次遭到袭击,尽管乌克兰未作出回应,但人们很容易怀疑这是乌军所为。
这样一来,两种可能性就浮出水面:
第一种可能是,这些袭击是由乌军所为,但与之前袭击克里米亚大桥一样,乌方可能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承认;
第二种可能是,这些袭击并非由乌军所为,而是某些西方势力所为,目的是加剧俄乌局势紧张,但在当前情况下,这些袭击很可能都会被归咎于乌克兰。
无论哪种情况,类似的袭击都难以停止,俄乌之间的对立将加剧,紧张局势也将进一步升级。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莫斯科作为俄罗斯的首都,如果无人机袭击频繁发生,国内必然人心惶惶,导致局势动荡。届时,无论是为了稳定局势还是为了报复,俄罗斯都可能扩大在冲突中的军事行动。
克里米亚对俄军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频繁遭到袭击,军火库受损,必将加速俄军的行动,加剧局势紧张。
此外,美国提供的集束弹药抵达乌克兰后,乌军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危险武器,导致俄战地记者在前线阵亡,莫斯科对此十分愤怒,不排除作为报复或回应的一部分,俄军也会使用集束弹药的可能性。
更需警惕的是,美西方对俄乌局势的煽动仍在持续并不断加码。2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乌克兰的反攻仍处于“初期”,预计还将持续数月。这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俄乌局势的干预也将持续数月。
然而,自乌克兰发起反攻以来,已过去一个多月,持续升级的战况已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如果战火继续蔓延,只会带来更多悲剧与动荡。
同时,美西方不断煽动局势,使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持续紧张,普京对西方的耐心也在逐渐消失,双方发生冲突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现在,北约部队不断向俄边境靠近,频繁向俄发出军事威慑信号,这无疑更加令人担忧。
总之,正如古语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俄乌冲突至今已带来无数苦难与悲剧,唯有通过和平谈判平息战火,才能避免最糟糕的情况发生。
希望这场冲突能够尽快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