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中国商用无人机参军,西方开始担心,别急,好日子还在后头

图灵汇官网

中国军迷熟悉的英国老牌防务媒体《简氏防务周刊》最近报道了一则令人关注的消息:在7月初的一次实战演习中,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3集团军使用了一种经过改装的商用垂直起降四旋翼无人机,向士兵投放弹药。

《简氏》提到,这架无人机下方安装了一个由碳纤维制成的临时储物箱,用于装载物资。底部的挡板可以打开,方便向部署的部队投放弹药。演习中,无人机投放的是步兵使用的7.62毫米口径突击步枪弹药。参与演习的士兵还练习了将弹药装入无人机货舱的过程。

央视的报道将这种做法称为“一次小的战术创新”。这表明,这类无人机的使用目前尚未成为我军的常规训练内容,更多的是基层部队自行探索的新方法,但未来有可能在更高层次的编制中实现标准化。

《简氏》推测,这款无人机重量在20至40千克之间,宽度约为1.5米,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虽然这一速度不及普通车辆,但在复杂地形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到达车辆难以抵达的地方。

除了载重和速度外,《简氏》指出,这种无人机可以稳定校正飞行高度,并向士兵实时传输数据。它可以采用遥控或预设航点导航的方式操作。此外,《简氏》发现,该款无人机在某些中国电商平台上有售,由江苏的一家公司生产,主要用于农业。

《简氏》暗示,随着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发展,解放军越来越多地利用商业平台提升其行动能力。然而,这种做法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尤其是在国际制裁的压力下。尽管如此,中国在军民融合方面的进展并未因此停滞。相反,中国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亚非拉地区,这些国家未来也可能受益于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和相关产品。

在俄乌冲突中,商用无人机被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这也证明了商用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中国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将高科技产品推广到全球各地,特别是亚非拉国家,这些国家未来有望使用更先进的无人机技术。

面对西方国家的制裁和封锁,中国正努力发展独立的供应链和技术体系,以确保在失去西方市场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生产能力。尽管当前经济面临一定压力,但中国正加大对新兴市场的投入,寻求新的增长点。未来,中国不仅将继续向亚非拉国家提供高科技产品,还将进一步巩固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