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死神”无人机在黑海坠毁,导致美俄双方对后续事件的处理目标存在明显差异。高级防长和参谋长之间的通话未能达成一致,对于坠机原因的看法也相差甚远。
然而,美国迅速采取了新措施,宣布在未来数小时内,将在黑海上空增加其作战力量,包括侦察平台。北约的侦察和打击能力也将密集覆盖该区域,表明此次侵犯俄罗斯禁飞区的行为可能是一种挑衅行为。
这种挑衅行为可能成为美国加强在黑海地区军事存在的借口,尤其是增强各种航空目标的密集分布。虽然数百万美元的无人机成了残骸,但美国却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战略利益。这也暗示着美国计划进一步加强在黑海及乌克兰南部地区的空中存在,目标是支持乌克兰即将到来的春季攻势。
乌克兰的春季攻势可能向南推进至克里米亚,美国已提供了远程武器和各种无人机。未来,针对黑海关键目标,如黑海舰队的舰艇基地、港口、码头和油库的攻击,这些武器将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具体的攻击策略仍然是个问题。
接下来,美国将利用其在空天领域的优势,提供精确的目标信息,支持乌克兰在南部的作战行动。同时,美国无人机的频繁出现也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有人驾驶战机部署在这个区域。美国盟国众多,机场资源丰富,这为高端战机的部署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果美国在周边地区大规模部署高端战机,特别是在南部和黑海方向,将显著提升对俄罗斯空天部队的遏制能力。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战斗中,乌军可能会在海面、克里米亚等地担任主要进攻角色,而美国和北约将承担侦察和掩护的任务。美国计划通过这种挑衅行为,为自己在黑海周边加强战略存在寻找理由。
俄罗斯方面已经明确表示,首先要打捞这架无人机。尽管美国认为打捞困难重重,但俄罗斯依然决心打捞。从俄罗斯的能力来看,打捞残骸应该不成问题。至于俄罗斯打捞残骸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复制或提取核心技术,提升自身无人机的能力。如果这款无人机被称为“死神”,俄罗斯可能会开发出类似的“死神斯基”。通过复制链路、光电瞄准器等技术,俄军的预警和侦察能力有望得到提升。如果无人机携带了“海尔法”导弹或小型制导炸弹,这些武器装备也可能被俄罗斯借鉴,从而在“猎户座”无人机之后继续改进。
二是通过展示获取的技术信息,向全球公开。俄罗斯之前曾公开过各种西方武器,如“毒刺”导弹、“标枪”导弹等。如果这些武器被复制并分享给其他国家,俄罗斯可以在不直接出口武器的情况下获得经济和技术上的收益。
总的来说,美国无底线地支持乌克兰,使其核心技术暴露无遗,包括弱点和强项。如果俄罗斯通过分析、整理和复制这些武器装备,并向与美国有矛盾的国家公开,那么美国现有的武器装备,包括西方援助的武器,将失去秘密。
这也说明,在大国竞争中,公开对方装备的细节会对削弱其作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双方下一步的动作将更加明确:美国将加强在黑海的部署,而俄罗斯则通过强有力的回应告诉美国:在此处行动不会有好结果。高端武器装备在周边损失越多,美国核心机密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未来,俄罗斯可能会制造与美国装备外观和性能相似的廉价武器,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届时,俄罗斯将向敌视美国的国家宣告:感谢美国提供了高端技术,使其成为全球先进技术的“运输大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