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岛守军有时确实让人感到惊讶,明知我们在最近的珠海航展上展出了多种反无人机装备,他们仍选择在这个时期展示自己的无人机。11月21日,台岛所谓的“海上战术侦搜大队”出动了6架自研的“锐鸢1型”无人机进行训练,不仅展示了该无人机的任务范围,还特别提及其曾对“北极星号”侦查船进行跟踪拍摄,这种挑衅行为非常明显。
台岛的无人机部队究竟实力如何?是否会对未来的行动构成威胁?事实上,台岛早在11月15日就展示了多个型号的自研军用无人机,包括“腾云”大型无人机、“锐鸢1型”无人机和“剑翔”反辐射无人机等。其中,“腾云”属于大型长航时无人机,虽然台岛按照“察打一体”的概念设计,但该机目前主要用于侦查任务,其“察打一体”的能力尚未完全实现。具备攻击能力的“腾云二代”仍在研制中,台岛计划为其挂载火箭弹和“天剑一型”近距红外空空导弹,但尚未解决对地、对海打击的问题。因此,台岛计划最多采购20架“腾云”无人机,并将其编入驻扎在花莲空军基地的“第12战术侦察机中队”,主要承担侦查与情报收集任务。
至于小型无人机方面,台岛守军装备的“锐鸢1型”无人机已有10年的服役历史。尽管该机在2010年耗资35.58亿新台币采购,但在随后的服役生涯中并未展现出应有的技术水平。据统计,从2012年至2021年,32架“锐鸢1型”无人机已有11架坠毁,而且该机存在诸多技术缺陷,例如实际遥控距离不超过55公里,缺乏抗干扰能力,没有武器挂载、电子战和通讯能力,实际作战效果有限。
台岛守军还拥有“剑翔”反辐射无人机,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攻击雷达系统的无人机。该机有两种型号:“攻击型”和“诱标型”。前者采用自杀模式攻击敌方雷达站,后者则用于诱使敌方雷达开机以便“攻击型”进行击杀。该机理论最大飞行距离为1000公里,实际飞行距离为500公里时,可在目标上空巡飞数小时。由于近来俄乌冲突中无人机的表现亮眼,台岛加大了对这种一次性攻击无人机的研发力度。据估算,一架“剑翔”反辐射无人机采购价约为2500万新台币,约合560多万人民币。台岛计划最终量产150架,并部署在20多处旧有和新建的防空阵地中。
然而,无论台岛如何试图利用无人机缩小与我们的军力差距,这在现实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珠海航展上我们展出了以ZK-K20指控系统、各拦截系统指控系统、战斗协同云等组成的反无人机体系,能够指挥新型的HQ-17AE近程防空武器系统、HQ-9BE远程防空导弹、FK-3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等先进装备,对来袭的低、慢、小目标进行系统化、多层次拦截。这套系统即使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先进无人机也能有效发挥作用,更何况我们自用的型号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