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把无人机搞出了基建水平

图灵汇官网

当你走在街上,突然看到几架无人机在城市高楼之间穿梭,运送各种物品,会是什么感觉?

这并不是未来的景象,也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深圳的事情。在深圳的坪山区和龙岗区,人们已经习惯了无人机配送的便利,只需要15分钟就能收到无人机配送的外卖。

虽然你可能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这种便利性,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这不仅关系到技术的进步和实际应用,更涉及到技术标准的建立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最近,中国民航局发布了《“十四五”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这是中国民航首次编制航空物流发展专项规划,旨在为中国构建高质量、自主可控的航空物流体系提供精准指导。

《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无人机物流探索,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建设,并研究编制无人驾驶航空管理规章、规范性文件和技术标准体系。以无人机物流为重点,建立通用航空物流规章标准,实现适航与运行、验证与管理协同。

此外,无人机物流的发展不仅限于中国,也在太平洋彼岸的其他国家同步进行。而这一次,深圳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

无人机物流的逻辑

无人机的基本原理很简单,就是空中的“自动驾驶”。除了执行一些任务,如影像娱乐、巡航勘测、农业植保外,它还可以载人或载货,不需要司机,主要场景是在对流层——即低空飞行。

无人机的应用主要有两大方向:载人和载货。相对于载人,载货路线落地更快,产出价值更直接。因此,载货无人机的发展更快,尤其是在刚需、安全性以及想象空间方面。

早在2012年,Google X部门就开始开发基于无人机的货运技术;2013年,亚马逊提出了物流无人机末端配送的概念;同期,顺丰也开始探索无人机物流。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无人机物流领域已经探索出三条主要路径:即时外卖、快递物流、应急配送。

无人机物流的应用场景

每一条路径都有已经或即将进入常态化运营的领先企业。以迅蚁、UPS为代表的应急配送方队,已经率先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实现了常态化运营。而以丰翼(顺丰旗下)、京东、亚马逊为代表的快递物流,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率先落地于农村偏远地区,如生鲜配送、海岛、高山物流等运输场景。

即时外卖方面,以美团、Wing为代表的企业,重点落地在城市末端物流场景。这一场景需求量大、即时性强、载重量小,因此相较于前两种路径能快速起量。

无人机物流的价值

无人机物流的价值在于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的问题。地面交通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心往往拥堵不堪,而无人机物流可以为现有城市物流网络带来质的改变,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然而,要想实现无人机物流的规模化落地,还需要解决政策准入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在美国,尽管Wing等企业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尝试,但其业务仍然局限于较小、偏远的城镇。相比之下,中国采取了另一种推进方式,通过试点和试运行的方式,探索现实应用场景和数据迭代。

深圳的无人机优势

深圳在无人机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首先,深圳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无人机产业链,拥有超过1200家无人机企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约八成份额。此外,国内顶尖高校在深圳设立分校区/研究院,也为无人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军。

政府的支持也是深圳无人机物流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深圳制定了与时俱进的地方法规,简化了无人机审批流程,使得无人机可以在适飞区域中自由飞行。

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

无人机物流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现有的物流需求,更是为了应对未来社会老龄化带来的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现有的人力资源将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城市物流配送需求。因此,无人机、自动配送车等新型物流工具将成为运力补充的重要角色。

随着更多类型的无人机穿梭于城市中,多台无人机融合飞行将成为新的挑战。数字化、智能化的空中管理系统将不断进化完善,并有机会外延至更多航空领域,产业互联网的红利也将随之而来。

中国在无人机物流领域的探索和布局,正引领着这场面向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中国能否在消费级无人机、农业植保无人机等领域领先之后,再次取得重大突破?现在,这个可能性已经被按下启动键。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无人机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