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引入社会无人机应急力量!“应急使命 2022”无人机应用盘点

图灵汇官网

5月11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在张掖市等地共同举行了名为“应急使命·2022”的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演习。演习模拟了一场7.5级地震,导致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同时灾区的交通、电力、供水、燃气和通讯设施受到严重影响,山区还发生了滑坡和崩塌。

在救援过程中,各种应急力量迅速赶往灾区。无人机在多个救援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其中一些具体的应用:

无人机携带手机信号探测仪,寻找废墟下的幸存者 地震造成建筑物倒塌和人员被困,救援人员首先使用大疆无人机,搭载手机信号探测仪,来检测受灾区域内人员的手机信号。即使网络中断,只要手机还有电,无人机就能捕捉信号,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通过这种方式,救援人员可以更快地掌握被困者的数量和位置,从而节省宝贵的救援时间。

无人机监测并扑灭天然气泄漏引发的大火 地震导致西气东输油气管线破裂,引发了大面积火灾。为了控制火势,消防人员操控无人机,利用红外和可见光摄像机,持续监测事故的核心区域和抢修区域。随后,他们组织了一支无人机编队,从空中投放灭火弹,以快速扑灭大火。

无人机架设牵引绳,支持复杂地形的救援行动 在平山湖大峡谷,由于地形复杂,救援工作面临挑战。中国救援队利用无人机架设救援牵引绳,辅助搭建大跨度T型救援系统,并为前线救援人员运送补给物资。

无人机探测有害气体浓度,确保抢修人员安全 地震造成了中欧班列的脱轨和倾覆,导致车厢内有害气体泄漏。大疆无人机搭载气体探测仪,检测气体浓度,为后续处理和抢修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

无人机牵引水带,进行高层建筑灭火 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无人机被用来牵引水带,以高效铺设水带,成为灭火的关键步骤。

无人机架设电力抢修牵引绳,快速恢复供电 西电东送工程中的特高压输电线路受损,导致电力中断。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通过无人机抛投牵引绳,连接断裂的线路,协助快速修复,恢复供电。

首次引入社会无人机应急力量 此次演习的一大亮点是首次引入了社会无人机救援队伍。大疆应急联盟成员——甘肃苍穹无人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和北京凌空远航为救援提供了技术支持。甘肃苍穹无人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聂雨晨拥有8年的飞行经验,曾参与多次重大应急救援行动。在这次演习中,他和他的团队使用大疆司空2云端平台,实时更新作战指挥图,并利用大疆智图软件制作高精度模型,辅助精准指挥和决策。

在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的救援中,社会应急力量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甘肃省应急管理厅救援协调和预案管理局的一级调研员顾文科指出,军队、消防和森林消防等属于“国家队”,行业救援队属于“专业队”,而社会应急力量则是救援队伍的补充,具备贴近基层、反应迅速、组织灵活和服务多样等独特优势。

大疆应急联盟负责人张学良表示,此次演习通过实际操作,探索了无人机在多种灾害中的应用,创新了技术战术,为立体化救援提供了更多思路,进一步增强了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zhanglongz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