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彩虹系列无人机通过借壳上市后,我国另一主要军用无人机品牌——翼龙系列的制造商也将进军A股市场。近日,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无人机”)发布了招股说明书,计划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本次发行的股份数量不少于6000万股且不超过1.35亿股,拟募集的资金总额为22.97亿元,主要用于无人机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等项目。目前,中航无人机的审核状态已更新为“已受理”。
中航无人机的核心产品是翼龙系列无人机,这是我国军贸无人机的主要出口型号。根据国外研究机构的数据,在2010年至2020年间,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出口订单数量累计居全国首位,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二。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数据,以翼龙和彩虹系列为代表的中国军用无人机在全球无人机军贸市场上的份额达到了17%,仅次于美国和以色列。
此次上市,中航无人机计划借助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无人机业务,使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成功。
“‘彩虹’和‘翼龙’系列无人机多年来一直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市场需求一直强劲。从历史沿革和近年来的业务变化来看,‘翼龙’系列开启证券化进程已经筹备已久,时机也非常成熟。”一位军工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中航无人机成立于2007年8月1日,由多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自2011年起,该公司开始承接翼龙系列无人机的相关业务,为航空工业成都所提供总装、试验和试飞等服务。2019年,中航无人机正式承接翼龙无人机系统业务,建立了独立的研发、采购和销售体系。
2019年的业务调整被视为翼龙无人机体系独立上市的准备工作。如今,中航无人机已成为一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涵盖无人机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和服务等多个环节。据招股说明书,报告期内公司无人机系统及相关产品的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超过90%,主营业务非常突出。
与专注于民用消费级无人机的大疆等公司不同,中航无人机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执行侦察、情报传输和火力打击等任务。翼龙系列无人机的核心型号包括翼龙-1、翼龙-1D和翼龙-2,这些型号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近三年军贸业务收入占比不断提高,2021年第一季度占比已高达99.4%。据SIPRI统计,翼龙系列无人机的军贸出口订单数量在2010年至2020年间累计居全国首位。此外,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市场的占有率排名第二,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
除了海外市场,翼龙系列无人机也在探索国内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民用领域。例如,中航无人机完成了我国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开展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和首次大型无人机应急通信实战演练。在2021年7月的河南省强降雨灾害事件中,中航无人机两次参与应急通信工作,帮助恢复公网信号,为灾区居民提供了应急通信保障。
从财务数据来看,报告期内(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中航无人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742.44万元、2.51亿元、12.17亿元和8.05亿元,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的营收增长超过24倍。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7.52万元、-988.07万元、1.65亿元和1.76亿元。其中,由于2019年开始承接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的销售,公司该年的净利润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中航无人机选择科创板的第一项上市标准:“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较大,分别为22.62%、7.36%、26.21%和30.30%。公司表示,毛利率波动主要受产品结构、销售价格和原材料采购价格变动的影响,并指出未来市场竞争加剧、产品定价策略调整和原材料采购价格不利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毛利率大幅波动。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无人机所处行业属于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要求较高,产品性能提升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持续的研发投入。然而,中航无人机在这方面的数据表现并不突出。招股说明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0元、229.40万元、6903.02万元和1131.20万元,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为7132万元。尽管满足了科创板6000万元的标准,但其研发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0.91%、5.67%和1.39%,只有2020年的研发费用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解释称,2018年主要提供无人机总装试验试飞等技术,未开展研发活动;2019年公司主要在进行研发方向论证,而2021年1-3月则主要由于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导致研发费用占比仍处于行业合理区间内。
发行前,中航工业集团直接持有及通过航空工业成飞、航空工业成都所等间接持有公司股份合计66.73%,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最终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当前,全球军用无人机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在信息化战争持续发展、安全问题和领土争端频发的背景下,无人机凭借其低成本、长时间稳定等优势,成为各国增强国防实力的重要手段。军事专家指出,无人机是现代战争和局部冲突中性价比最高的武器之一,尤其在非对称作战中优势显著。例如,一套完整的无人机编队(一般包括3到4架无人机)整体价格不过千万美元量级,而一架三代战机的价格在5000万美元以上。相比需要飞行员操控的战机,无人机更具实用性,价格更低、维护使用成本低,即使坠毁损失也可控。
据全球知名军事刊物《简氏情报评论》的报告,全球防务和安全市场上,无人机的份额将从2015年的64亿美元以每年5.5%的速度增长,在2024年前达到100亿美元的规模。蒂尔集团也认为,未来军用无人机市场将保持稳定发展,预测自2019年起全球军用无人机年产值(含采购)将以约5.36%的复合增长率逐年增长,到2028年预计达到147.98亿美元。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目前无论是彩虹系列还是翼龙系列无人机,由于公司缺乏军贸资质,军贸业务还需通过有资质企业进行,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这一点在招股说明书中有所体现。2019年以来,公司向中航技的销售金额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17%、93.50%和99.94%,对前五大客户(合并口径)的销售金额平均占比接近100%。实际上,中航技并非公司无人机的最终用户,而是由于国家对军贸出口实行严格的资质管理,而中航技是国内目前唯一以国家军用航空技术和产品进出口为核心业务的大型国有企业,故公司的军贸业务必须通过具备军贸资质的中航技进行。
“翼龙和彩虹系列无人机出口业务规模都不小,没有军贸资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利润水平。”前述军事专家表示。
军工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由于业务涉密导致的信息不透明问题,投资者无法了解企业的军工资质、报告期内各期军品产销量价格等重要信息,从而存在投资风险。公司对此进行了提示,表示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并经国防科工局批准,公司对相关涉密信息采取豁免披露或脱密处理方式进行披露。上述信息豁免披露或脱密披露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