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彩虹6的独特技术,机腹可挂载潜艇,堪称全能无人机王者》
尽管第十三届珠海航展已结束半个多月,但展出的众多装备依然备受关注,其中就包括了彩虹6无人机。不久前,央视还特别介绍了这款无人机的独特技术,它具备一种目前大多数无人机都不具备的能力——在机腹挂载潜艇。现场工作人员解释说,彩虹6无人机不仅能挂载各类光电吊舱、光学设备以及空对地导弹,还可以携带一艘微型潜艇,这在以往的彩虹或翼龙系列无人机中是见不到的。
据介绍,这款微型潜艇可以在彩虹6无人机执行海面侦察任务时一同出海。当需要侦察水下目标时,彩虹6无人机会低空飞行并将微型潜艇投放至水中,潜艇会在水下自主航行和搜寻目标,并实时将信息传输给在空中飞行的彩虹6无人机,无人机再将数据回传至地面指挥中心进行分析和判断。这种侦察方式使得彩虹6无人机不仅具备了对空、对地、对海的侦察能力,还拥有了对水下的侦察能力,真正实现了全方位的侦察。正因如此,彩虹6无人机被誉为“全能无人机之王”。
这种微型潜艇通常被称为“无人潜航器”,是一种无人操作、可通过遥控或自动控制在水下航行的装置。它可以替代潜水员或微型有人驾驶潜艇执行水下探测、侦察、排除水雷等高危险性的任务。无人潜航器体积小、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可以替代人类执行一些高风险任务。相比于“微型有人驾驶的潜艇”,无人潜航器的体积更小,一般只有几十公斤到几吨重,类似于一枚鱼雷。这种装置一般由船舶或潜艇等平台释放,但在彩虹6无人机上首次出现,标志着一种新作战方式的探索。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潜航器变得更为智能和小型化,执行的任务也越来越多样化。上世纪70-90年代,无人潜航器主要执行排雷任务。而现在,它们可以承担更多的角色,比如作为诱饵吸引敌方进入己方的打击圈,或作为水下侦察兵,凭借体积小、噪音小和隐蔽性高等特点深入敌方军事基地进行侦察,甚至可以绘制水雷分布图,引导己方舰队避开雷区,或布置水雷网,诱使敌方舰艇进入雷区。
专家认为,无人潜航器不怕恶劣的水文环境和海底的高危险度,可以长时间、高密度地侦察搜集水中的情报,是未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海底侦察兵”。
因此,在未来,无人潜航器将像无人机一样实现多元化发展,在战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彩虹6无人机与无人潜航器的结合,将成为我国建设无人作战和无人侦察的重要环节,增强无人机的侦察手段。
此外,彩虹6无人机是国内目前体型最大的一款无人机,此前我们在一篇题为《国内最大的无人机来了,航程堪比轰炸机,载弹量堪比轻型战斗机》的文章中专门对彩虹6进行了介绍。
公开资料显示,彩虹6无人机分为侦察型和察打型两种。侦察型无人机仅执行侦察任务,携带先进的光电侦察设备对敌方目标进行侦察,然后回传分析,如果需要打击,则由其他机型执行。察打型无人机则实现了侦察和打击一体化,可以同时携带光电吊舱对目标进行侦察、跟踪和打击。两者各有所长,侦察型无人机因为省去了挂载弹药的重量,能够携带更多、更大的侦察设备,适合执行大规模侦察任务。而察打型无人机则适用于执行小范围目标的侦察和打击任务,如斩首行动、打击恐怖分子据点等。
彩虹6无人机的尺寸为长15米、翼展20.5米,最大起飞重量为78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可达800千米/小时,巡航速度在500-700千米/小时之间,巡航高度为10千米,作战半径均为300千米。不过,由于执行任务的不同,两者在最大载荷、续航时间和最大航程等方面有所不同。侦察型彩虹6的最大载荷能力为300千克,燃油量达到3420千克,最大巡航时间为20小时,最大航程为12000千米。而察打型彩虹6由于需要携带弹药和各种光电吊舱,最大载荷能力提升至2000千克,燃油量降至1720千克,最大航程为4500千米,续航时间为8小时。
彩虹6无人机采用了常规的大展弦比气动布局设计,具有飞行高度高、载荷能力强、续航时间长和航程远等优点。它配备了两台小型涡扇发动机,使其最大飞行速度达到了800千米/小时,而以往的无人机如彩虹4、彩虹5和翼龙2等则采用的是活塞式发动机,飞行速度仅为100-300千米/小时。因此,彩虹6无人机具有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高空侦察打击、海上反潜及巡逻警戒、远程预警探测、近距空中支援等多种作战任务。
其中,海上反潜及巡逻警戒是大多数无人机无法实现的能力,而这得益于其配备的“无人潜航器”,后者可以对水下目标进行侦察、探测和跟踪,同时承担水下警戒任务,这是一种创新的侦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