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新飞跃,产业发展进入井喷期!超跌+高增长概念股仅6只

图灵汇官网

在5G、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以智能手表、穿戴耳机等为核心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正迎来蓬勃发展。

智能穿戴新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日报》报道,《自然》杂志于1月31日发布了一项由新加坡和中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新成果,他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纤维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内置电子元件的可穿戴设备。这种纤维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比如能够感知交通信号的帽子可以帮助视障人士识别交通灯的变化,而柔性心脏监测设备则可以更好地贴合皮肤,提供更准确的心脏监测数据。这些纤维材料不仅具备耐用性和防水性,还能在压力条件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评价称,这项技术标志着将微型计算机集成到日常服装中的一个重要突破。

可穿戴设备市场迅速扩张

智能穿戴设备产业涵盖了众多关键技术,如传感技术、显示技术、芯片技术、操作系统、无线通信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市场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谷歌在2012年推出的Google Glass引领了第一波可穿戴设备热潮,随后华为、百度、苹果和360等科技巨头纷纷加入这一领域。小米手环和Apple Watch的成功更是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快速增长。由于可穿戴设备种类增多、产品技术日趋成熟、用户体验改善以及价格下降等因素,市场对这类设备的需求持续上升。

根据Canalys的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可穿戴手环市场将增长2%,出货量将达到1.86亿只。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印度等新兴市场基础型手表出货量激增22%的推动。未来几年,随着智能手表市场回暖,预计2024年可穿戴手环市场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超跌+业绩高增长的智能穿戴概念股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截至1月31日收盘,智能穿戴概念股在1月份平均下跌26.22%。佳禾智能、博硕科技、金龙机电、中科创达和振芯科技等股票跌幅较大。其中,佳禾智能股价下跌最为严重,累计跌幅达到39.75%。公司表示,其与全球领先的电声/智能穿戴品牌商、智能终端品牌商及互联网品牌商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产品开发和制造服务。

从估值角度来看,截至1月31日收盘,有25只智能穿戴概念股的市盈率低于30倍,中兴通讯、环旭电子、德赛电池、钱江摩托和飞亚达等公司的市盈率甚至低于20倍。

另外,一些智能穿戴概念股得到了北上资金的增持。数据显示,1月份北上资金增持超过亿元的智能穿戴概念股共有8只,分别为科大讯飞、三环集团、信维通信、长电科技、中科创达、通富微电、九安医疗和精研科技。其中,科大讯飞获得的北上资金增持金额最高,达到4.84亿元。

业绩表现强劲的智能穿戴概念股

根据业绩快报和预告净利润下限,有16只智能穿戴概念股实现了净利润增长。其中,上海新阳、乐心医疗、精研科技、智度股份、奥飞娱乐和ST实达等6只股票的净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上海新阳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1.6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200.56%至238.13%。在这6只净利润翻倍的股票中,乐心医疗、精研科技、智度股份和奥飞娱乐今年以来的跌幅均超过了20%。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这些数据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投资者仍需谨慎对待投资决策,因为股市存在风险。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区块链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