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手环,开启睡眠监测;每天留意自己的血压和心率……现在,智能穿戴设备正在将人们的健康状况直观地展示出来,吸引了大量目光。然而,也有人因手环监测的数据而感到焦虑——有时候明明睡得很好,手环却显示深睡时间只有一小时,反而增加了心理压力。智能穿戴设备进行健康监测,是否真的如此可靠且重要?
从“微信运动”的每日步数排行榜到与朋友共享健康数据,“追踪自己的健康数据”已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杭女士自从大学毕业以来,一直有佩戴手环并记录健康数据的习惯。她会借助手环和健康类应用程序记录跑步和骑车等活动的数据,“每次回顾这些累积下来的历史数据,都会有一种成就感。”然而,她也承认,这些数据看多了会让她感到焦虑。有时,智能设备监测到的数值比她自己更敏锐地察觉到身体的变化。“一旦发现健康指标出现异常,比如心率过快或过慢,就会胡思乱想,担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智能血压计、动态血糖仪、燃脂精灵……不仅智能手环,更多的智能健康设备正逐渐走进普通家庭。社交媒体上关于健康类穿戴设备和相关应用的评测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产品的销量也在持续上升。在今年的京东“618”大促期间,健康监测品类的整体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0%。
年轻人追求时尚,老年人也不甘落后。家住南京市江宁区的李爷爷今年6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他非常重视健康管理。由于长期独居,儿子给他买了智能手环、血糖仪和血压腕表等,“每天都测量。”
对此,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欧阳晓俊表示:“智能设备可以实时监测,一些慢性病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身数值的异常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从这个角度看,慢性病患者有了更多的监督,相当于多了一双‘眼睛’。但是,智能产品只能起到监测作用,疾病诊断和药物使用仍需咨询医生。”欧阳晓俊曾遇到拿着手环上的异常数据前来就诊的老人,“老人发现自己血压某个值偏高,就以为自己得了高血压,越紧张越测,结果测得越来越高。其实并没有生病,只是自己吓到了。”
智能技术赋能健康产业是大势所趋,但作为一种电子产品,它也会受到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数值偏差。“比如,使用智能设备在手腕上不扎针测血糖,并不符合医学上的标准测量方式,必然会有一定的误差。”欧阳晓俊举例说。此外,心率、血压、血糖等指标一直在动态变化,与人体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
“提前感知健康体征,有助于人们更早地进行预防和健康促进。适度的焦虑是有益的,可以促使人们进行自我调节,维持健康生活方式。”南京邮电大学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人口研究院教授周建芳表示,更重要的是对这些数据的专业解读,后续的处理更为关键。“同时,我们需要提升数字健康素养,让健康智能设备为我们所用,而不是被设备所控制。”
最近,由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北京心血管防治学会联合发布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在中青年血压管理中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建议,推荐通过智能可穿戴设备长期监测,评估短时、长时及季节性血压变化,并在就医时与医生分享数据,供医生参考。此外,还可以考虑利用智能可穿戴设备进行心率和心律失常(如房颤)监测以及血管弹性功能评估。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智能穿戴设备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物联网应用的一个典型例子。”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教授李斯文表示,智能手表的心率和血氧监测功能都是基于光学原理工作的。血液吸收绿光反射红光,因此不断向手腕发射绿光,接收端收到的反射光信号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表示心率。理论上,这些功能都是可行的,但需要考虑各种干扰因素。在他看来,未来这类可穿戴设备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可以帮助视障人士分析周围的环境,或者通过分析宠物行为为宠物代言。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智能健康设备正在向医疗器械方向发展。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查看智能手环、血糖仪等产品的购买页面,会发现有些产品标明“本产品并非医疗器械,所有数据和测量值仅供个人参考”,而有些产品则提示“医疗器械请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购买”。
“从商业角度看,‘穿戴式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的智能穿戴产品’的价格和功能相似。但从法律角度看,它们应被视为不同种类的商品,产品是否属于医疗器械,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并面临不同的监管。”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陆璐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穿戴式医疗器械大多为第二类医疗器械,少数为第三类医疗器械。“现阶段,穿戴式医疗器械与非医疗器械的智能穿戴产品功能趋同,容易引起产品属性模糊,误导消费者。应警惕这类‘擦边球’产品。同时,市场应该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管理,更加注重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甜 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