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夏天越来越炎热,入伏之后,在家坐着也会汗流浃背。为了坚持每天减肥,我每天都会进行5公里的户外快走。然而,佩戴智能手表时,手腕上经常感到不适。因此,我换了一款轻便的手环——dido R40。这款手环的功能与之前的智能手表类似,除了能够记录运动,还具备心率、血氧、血压、血糖、睡眠等多种健康监测功能。
简单的开箱后可以看到,除了手环主体外,仅有说明书和保修卡。细心的用户会注意到,包装中并没有充电线。别急,后面会提到如何充电。
dido R40配备了一块1.14英寸的TFT彩色屏幕,分辨率为172x330。在阳光强烈的户外环境下,显示效果依然清晰。实际测试显示,整机重量仅为29.8克,比智能手表轻得多,非常小巧。
手环上没有物理按键,屏幕是非触摸式的,减少了误触的可能性。所有操作只需通过单击或长按屏幕底部的金属LOGO来完成。单击可以在不同监测模式之间切换,长按可以启动二级操作,例如运动模式和关机。此外,心率测量时,手环还可以充当电极片。
手环背部集成了多种传感器,包括心率、血压、血氧、血糖等,并且配备了两个心电电极片。不过,没有明显的接口,实际上手环采用了巧妙的充电设计。
将带有充电标识的一端表带拆下,会露出充电触点。这种直充设计相比传统线充,防水性能更好,也更耐用。手环可以通过USB-A接口连接电脑或充电宝进行充电。内置的150mAh锂电池在开启所有监测功能的情况下,大约可以使用10天左右,充满电仅需1-2小时。
dido R40具备基本的健康监测功能,如心率、血压、血氧、血糖和心电监测。这些功能足以满足日常健康监测需求。dido的手环产品一直以数据准确性著称,特别是其独创的FITBLOOD血压精脉算法,与传统血压计的结果一致。
随着人们对血氧指标的关注度增加,dido R40采用了脉波时间差法(PWTT)进行血氧测量,相比传统的光学测量方法,其精度更高。
除了单次测量心率,PPG光电测量技术还可以全天自动记录心率,并上传至APP。用户可以设置预警阈值,超出阈值时会发出警报提醒,避免意外发生。
许多用户认为无创血糖监测只是噱头,但dido R40采用了光学信号处理与人工智能结合的技术,通过科学评估获得动态血糖数据,这对生活习惯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尽管目前无创血糖监测技术尚处于发展阶段,但dido R40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前列。
dido R40的心电监测功能非常便捷。在正常佩戴的情况下,用户只需将右手放在屏幕下方的控制区域,30秒左右即可完成测量。心电数据不仅可以实时跟踪,还能生成32种心电图疾病筛查的辅助诊断报告,非常实用。
虽然dido R40在健康监测方面功能丰富,但在运动模式上相对简单,只提供跑步模式。对于需要多种运动模式的用户来说,这一点需要注意。但对于我而言,每天进行5公里的快走已经足够,dido R40可以记录心率曲线、距离、时长、步数、配速和热量消耗等信息。
dido R40的配套APP名为“Dido Fit”,支持Android和iOS系统,提供了常用的信息提醒、久坐提醒、转腕亮屏、拍照、倒计时等功能。此外,dido R40的防水等级为IP67,足以应对日常风雨、汗水等环境。
智能手环相比于智能手表更加小巧轻便,佩戴舒适。dido R40是一款偏重于健康监测的智能手环,涵盖了心率、血氧、血压、血糖、睡眠等多种功能,但运动模式较少,仅有跑步一项。考虑到其不到400元的价格,性价比非常高,相对于动辄上千元的其他品牌产品,dido R40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