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打造“韧性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智慧住区、深入推进 5G + 车联网

图灵汇官网

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韧性城市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11月26日发布了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指导意见。

主要目标

  • 至2027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对韧性城市建设的支持作用不断增强,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 至2030年: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推动建成一批高水平韧性城市,城市安全韧性持续提升,城市运行更加安全、有序、智慧和高效。

韧性城市建设

重点任务

该指导意见涵盖了11项重点任务,包括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智慧住区发展、5G+车联网推进等。

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
  • 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建立设施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全面掌握现状底数和管养状况。
  • 制定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对城镇供水、排水、供电、燃气、热力、消防设施、地下综合管廊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和智能化管理。
  • 加快重点公共区域和道路视频监控等安防设备的智能化改造。
  • 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新建市政基础设施的物联网设备应与主体设备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老旧设施逐步实现智能化改造,提高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 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打造三维立体智慧管控平台。

  • 强化燃气泄漏智能化监控,加强水质监测,保障供水安全。
  • 统筹管网与水网、防洪与排涝,健全城区排涝通道、泵站、闸门、排水管网与应急洪涝联排联调机制,提升地下设施、城市轨道交通及其连接通道等重点设施的排水防涝能力。
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 以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和改善城市出行为切入点,建设城市道路、建筑、公共设施融合感知体系。
  • 推进“5G+车联网”发展,推广应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提升车路协同水平。
  •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满足智能交通需求。
  • 加强城市物流配送设施的规划、建设、改造,建设绿色配送体系。
  • 完善应急物流体系,提升应急状况下的物资保障能力。
  • 加快停车设施的智能化改造和建设,聚合多类城市数据,为智能交通、智能停车等提供支撑。
发展智慧住区
  • 支持有条件的住区结合完整社区建设,实施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与管理,提高智慧化安全防范、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 支持智能信包箱等自助服务终端在住区布局。
  • 鼓励对出入住区人员、车辆等进行智能服务和秩序维护。
  • 创新智慧物业服务模式,引导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发展线上线下生活服务。
  • 提升居民服务便利性和可及性,发展智慧商圈,建立健全数字赋能、多方参与的住区安全治理体系。
提升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水平
  • 建立房屋使用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
  • 全面掌握房屋建筑安全隐患底数,重点排查老旧住宅电梯、房屋设施抗震性能、建筑消防设施等安全隐患,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
  • 建立房屋建筑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强化数据共享,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城市房屋建筑综合管理平台。
  • 健全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消除机制,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防雷、防火性能,遏制房屋安全事故。
开展数字家庭建设
  •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系统平台、家居产品互联互通,加快构建统一操作系统生态,提升智能家居设备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 加强智能信息综合布线,加大住宅信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投入,提升电力和信息网络连接能力。
  • 对新建全装修住宅明确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要求,鼓励预留居家异常行为监控、紧急呼叫、健康管理等智能产品的设置条件。
  • 新建住宅同步配建光纤到户和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鼓励既有住宅参照新建住宅设置智能产品,对传统家居产品进行电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改造。
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 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集群,打造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
  • 深化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提升建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协同水平。
  • 发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加快构建数字设计基础平台和集成系统。
  • 推动部品部件智能化生产与升级改造,集成与创新应用自动化施工机械、建筑机器人、三维(3D)打印等相关设备。
  • 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强化信息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的深度融合,提升安全监管效能。
完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
  • 汇聚基础地理、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三维数据和各类城市运行管理数据,搭建城市三维空间数据模型,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信息化水平。
  • 因地制宜推进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应用,强化与其他基础时空平台的功能整合、协同发展,在多个领域丰富应用场景,开展城市综合风险评估,提高城市空间韧性。
搭建完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实时监测、动态分析、统筹协调、指挥监督和综合评价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推进“一网统管”。
  • 构建国家、省、城市三级平台体系,加强与现有平台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信息共享、分级监管、协同联动。
  • 完善城市运行管理工作机制,加强与各部门城市运行数据的共享,增强城市运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能力。
强化科技引领和人才培养
  • 组织开展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加快突破关键技术。
  • 建立完善信息基础数据、智能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等技术体系,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 注重培养具有新一代信息技术、工程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安全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创新体制机制
  • 创新管理手段、模式和理念,探索建立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运作机制和商业模式。
  • 创新完善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 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鼓励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强化政策引导。
  • 优化金融服务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增加中长期信贷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 创新数据要素供给方式,细化数据共享规定,探索建立数据共享、交换、协作和开放模式。
保障网络和数据安全
  • 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传感设备和智慧应用的安全管控。
  • 推进安全可控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对重要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
  • 建立健全网络和数据安全应急体系,加强监测、通报预警和信息共享,全面提高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抵御能力。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GameTom
    下一篇

IT之家 12 月 5 日消息,小米米家迷你洗衣机洗烘 1kg 今日在京东平台开启预售,首发价格为 1999 元,12 月 11 日 20:00-12 月 13 日 20:00 支付尾款。IT之家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