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红星美凯龙新疆全球家居1号店内的智能厨房场景。
智能家居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消费者需要下载多个App来控制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这不仅增加了操作的复杂性,还使手机变得臃肿不堪。近期,一位市民向媒体反映了这种情况,他家中有8台智能家电,由于品牌各异,不得不下载7个不同的App。
现状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增多,消费者面临着注册繁琐和操作复杂的困扰。市民李少华表示,他非常喜欢智能家居产品,因为它们让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每天回家时,智能扫地机已经将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智能空调则根据预先设定的模式自动调节室温。然而,当拥有多种品牌的产品时,这些问题变得更加显著。
市民刘雪也热衷于使用智能家居产品。她家中安装了许多智能设备,其中最常用的一款是智能台灯。通过手机App,她可以在回家前开启灯光,并根据不同场景调整光线。尽管智能家居带来了诸多便利,但设备数量增加后,管理起来却愈发复杂。
市民宋军也有类似的烦恼。他家中有8台智能家电,由于品牌不同,设备之间无法互通,因此他不得不下载7个不同的App。为了简化操作,他专门在手机上创建了一个文件夹来存放这些App,但即便如此,仍感到非常不便。有时需要在不同的App之间频繁切换,最终导致一些设备被闲置。
症结
走访乌鲁木齐市各大商超后,记者发现,智能家居产品“不智能”的问题主要源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不同品牌之间的设备在配网、接入认证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它们无法直接兼容。此外,各品牌也倾向于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以收集数据和增强用户黏性。
京东电器中心的工作人员王先生指出,目前的通信协议虽然方便,但不同品牌间的设备技术标准并不统一,导致互联互通成为难题。中联电器的工作人员高女士补充道,各品牌都在积极抢占市场份额,希望通过自家产品引流,扩大市场影响力。
期待
商家们普遍希望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互联互通。小米旗舰店的工作人员杨先生表示,尽管小米在智能家居领域受到欢迎,但在某些方面,用户仍更倾向于选择其他品牌的产品。据统计,截至2024年1月,智能家居App的活跃用户规模已达到2.97亿,这意味着每天都有大量用户在不同App之间频繁切换。这种“信息孤岛”问题亟需解决。
工信部在《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智能家居的互联互通。2023年7月,工信部发布《移动互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跨平台接入认证技术要求》,并于2024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行业标准将指导智能家居互联互通软件的开发,众多知名企业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这意味着智能家居设备将逐步实现统一。
高女士认为,如果能够在单一App中整合更多品牌的产品,并加强对用户隐私的保护,智能家居将真正实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