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智能家居:用过的都说好,但难说服消费者“入坑”

图灵汇官网

比尔·盖茨提出的“智能家居”概念早在90年代就已经出现,而大规模的消费产品落地则是在2014年左右。尽管智能家居在市场上已经不算新鲜事物,但在中国的普及率却一直不高。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20年中国智能家居的渗透率仅为13%,其中多数智能家居品类的渗透率不足10%。

为了推动智能家居市场的普及,行业内做出了许多努力,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去年推出的“Matter”协议。该协议将分散的智能家居厂商整合在一起,使不同品牌的产品能够相互兼容,从而降低了消费者的使用成本,有助于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组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迫切需求,他们往往只在特定场景下需要智能家居的帮助。例如,有些人可能会单独购买扫地机器人或家用安防摄像头。这种消费模式可能更有利于智能家居的普及,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单一产品体验到智能家居的好处。

扫拖一体机:从怀疑到喜爱

小雷的一个朋友小郑几年前定居深圳,并育有一子。单身时,她并不太在意家庭清洁,因为她居住的地方较小,打扫起来也比较方便。然而,结婚生子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杂物增多,清洁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同时,他们搬进了更大的房子,这增加了日常清洁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决定购买扫拖机器人来解决清洁问题。起初,小郑对这类产品持怀疑态度,但随着生活的改变,她最终决定尝试。她说:“一开始我对扫地机器人并不感兴趣,因为觉得自己的居住空间不大,买回来没什么用。后来,随着家庭规模扩大和清洁工作的增加,我决定试一试。”

小郑发现,扫拖机器人确实大大减轻了她的清洁负担。“我买的是一体化的扫地和拖地机器人,我们通常在晚上设定它自动清扫,这样大家都能安心睡觉。我们几乎每天都用,因为孩子经常在地板上玩耍,所以保持地板清洁非常重要。”

谈到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小郑表示:“最满意的是扫拖结合的功能,这确实帮了大忙。以前我不喜欢扫地机器人,因为它只能扫地不能拖地,但现在有了二合一的产品,我终于决定购买了。”

至于不满意的地方,小郑认为:“虽然有扫拖一体的功能,但抹布还是需要手动清洗,如果能有自动清洗和更换抹布的机器人就好了。”

家用监控摄像头:关键时刻保护财产安全

另一个朋友小黄则是一位科技爱好者,他对智能家居产品有一定的关注。最终,他购买了一款家用监控摄像头,并且这次购买经历让他受益匪浅。最近,小黄准备搬家,有一天他突然接到手机App的报警通知,发现有人未经许可进入他的住所。原来,房东未经通知带未来的租客看房,使用备用钥匙打开了房门。监控摄像头及时记录了这一事件。

小黄说:“我一直很重视家庭财产的安全,两年前我购买了家用监控摄像头。没想到,这次真的派上了用场。”

小黄对这次体验整体上比较满意,因为他认为监控摄像头的报警功能没有延迟,而且非常可靠。他了解到,大多数家用监控摄像头都需要与App连接,通过网络实时同步监控画面。高端产品还提供了更好的画质和物体追踪功能。

小黄表示,购买这款监控摄像头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它的价格并不昂贵,只有200多元。他认为,在众多智能家居产品中,智能安防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它们可以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

市场教育是关键

综合这两项真实案例,可以看出智能家居产品的实际体验相当不错。有时,消费者只需购买单一产品加上一个App,就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然而,智能家居产品的普及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教育至关重要。许多消费者尚未意识到智能家居产品可以显著提升生活质量,或者智能安防产品可以有效保护财产安全。其次,价格仍然是一个障碍。尽管智能家居产品的单件价格并不高,但与传统产品相比,价格差异仍然较大。最后,产品体验仍有提升空间。无论是产品的功能表现还是使用过程中的学习成本,都有改进的空间。

尽管智能家居市场存在诸多痛点,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体验到智能家居的好处,其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