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智能家居的普及率正逐步上升。尽管单品智能化和局部场景智能化已不再是难题,但要实现真正的全屋智能仍有一定距离。
伴随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未来全屋智能不再是梦想。然而,碎片化的智能场景却影响了用户的整体体验。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智能家居厂商必须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从而获得市场的认可。许多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迅速从单纯的智能单品竞争转向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竞争。
不论是华为HarmonyOS、小米米家,还是苹果HomeKit,各大厂商都在积极打造各自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虽然这样的策略有助于吸引和留住用户,但用户的需求却更加复杂。他们不仅期望智能单品具有高质量和强大功能,还希望能够无缝集成到自家的全屋智能系统中。然而,企业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做到完美。
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软件升级、硬件更新、终端体验、渠道扩展和资本运作——分析中国智能家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帮助您找到正确的方向。
一、软件升级:Matter协议的出现将推动智能家居产品从单一协议向多协议支持转变。
Matter标准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应用层“语言”,使跨品牌、跨品类的智能家居产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目前,Aqara绿米、苹果、TCL、涂鸦智能等品牌已在CES 2023上展示了支持Matter的产品。
不过,Matter协议的推广依然面临不少障碍。支持Matter意味着某些厂商可能需要改变原有的商业模式,但这对于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却是必要的。因此,从单一协议向多协议支持的转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既能避免孤立,又能保持市场份额。
二、硬件更新:传感技术的进步将推动智能家居向无感交互转变。
全屋智能被视为智能家居的最终形态,而其理想状态是通过智能连接实现全屋设备的互通,并借助先进的感知系统提供主动智能服务。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感交互高度依赖于传感技术的发展。例如,水浸传感器可以感知水位并在达到特定阈值时自动关闭水龙头;风雨传感器则能在检测到风雨时自动关闭窗户。此外,人体存在传感器不仅能识别人的活动,还能判断其是否处于静止状态,从而避免误判。这些智能化场景都离不开传感技术的进步。
传感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智能家居产品构建更为完善的感知网络,增强其对环境的感知能力,从而推动交互方式向无感化升级。
三、终端体验:全屋智能的深化将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无论是之前的智能家居生态平台还是如今的Matter协议,以及各种传感器的应用,都是为了实现全屋智能的无缝连接。虽然每年都在谈论全屋智能,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仍需时间和努力。除了应用层的协议外,硬件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谁能在这过程中抓住关键环节,谁就能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优势。
四、渠道扩展:智能家居通过跨界合作实现共赢。
智能家居+全屋定制:由于硬装、全屋定制和智能家居并非孤立存在的模块,家装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紧密衔接。很多厂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尝试打通各个环节,如BSPH宝思派就成功整合了家具、建材和电器三大领域,解决了全屋产品智能化及无缝协同的问题,同时促进了智能家居终端市场的拓展。
智能家居+房地产开发商:近年来,房地产行业的不景气已成为共识。在这种买方市场环境下,开发商正在寻找增加产品竞争力的方法,而智能家居正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仅为房地产行业开辟了增值空间,还直接触达了终端用户。例如,三翼鸟全屋智慧已中标华润置地的战略采购项目,将为华润置地提供一系列全屋智能产品,助力打造高品质的智能家居体验。
五、资本运作:智能家居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寻求高质量发展。
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竞争加剧,许多企业开始考虑上市以扩大规模、加速市场扩张。2022年,智能家居企业上市已成为一种趋势。萤石网络、雷特科技等公司已成功上市,欧瑞博、凯迪仕、德施曼等公司也已完成D轮融资,预计不久将会上市。上市不仅是扩大规模的有效手段,更是智能家居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以上是关于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的五点看法。如果您有不同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