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欲走出生态“围城”

图灵汇官网

经过三年的努力,被认为能够改变当前智能家居产业格局的Matter协议终于问世。11月3日,由CSA连接标准联盟及其成员主导推进的Matter协议1.0版本正式发布,首批支持该协议的物联网生态产品也全面亮相。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是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基于Matter协议,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产品将能够互相连接和操作,用户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控制多个品牌的智能设备。

智能家居产业告别“各自为政”

从智能门锁到智慧照明,再到智能家电,智能家居单品层出不穷,“全屋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然而,由于各个设备属于不同的品牌,受到不同平台的控制,难以通过一个统一的协议来管理。这种“生态壁垒”已经成为万物互联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有客人来访时,您希望通过百度智能音箱控制华为智能门锁上的摄像头查看来人身份,却发现两者无法互联;您手握iPhone,想要操控小米智能电视或扫地机器人,却发现需要下载另一款应用程序才能实现协同操作。

Matter协议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它能在应用层面兼容多种通信协议,使得受不同协议控制的设备能够互相连接。这就像是让原本使用不同“方言”的品牌设备学会了通用的语言。只要设备支持Matter协议,它们之间就能顺利沟通。

这种通信逻辑的价值在于,可以迅速打破彼此分割的小生态,将其整合进更加包容的大生态中,彻底解决碎片化问题。对于开发者来说,这将大大简化智能设备的开发流程,降低成本;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降低设备使用的门槛,未来只需一个小程序即可管理所有智能单品。

目前,包括苹果、亚马逊、谷歌在内的国际巨头,以及IoT芯片领域的关键玩家科芯科技、智能家居领域的领先品牌欧瑞博、绿米,以及终端厂商OPPO等都已成为Matter协议的合作伙伴。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190款产品获得了Matter认证或正在进行检测认证,涵盖了自动百叶窗、专用传感器、环境温湿度计、智能插座、门锁、照明产品、网关等多个类别。

开放协议为物联网发展创造新机遇

借助Matter协议,智能家居产业有望摆脱“各自为政”的状态,实现统一。这对开发者和消费者来说是好消息,对物联网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

多年来,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巨头众多,美的、格力凭借其智能制造基础占据一席之地,华为则依靠品牌影响力胜出,小米则以丰富的品类和性价比赢得市场。相比之下,中小企业在行业影响力和资金投入方面处于劣势,智能家居生态不如巨头玩家完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然而,现实情况是,从客厅到卧室,从大屏幕智能电视到小工具如智能门锁、牙刷,再到网关,多元化的场景需求对产品种类的多样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巨头玩家注定无法生产所有产品,物联网设备市场需要细分领域的参与者,需要“百花齐放”。如今,随着Matter标准的推出,这些厂商无需再担心智能家居设备入网的兼容性问题,可以将更多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产品开发上,与巨头形成深度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细分市场,如网关、服务器等,仍处于发展初期,相关产品更换频率低、更换过程复杂。一旦核心厂商通过接入Matter协议解决了联网兼容性问题,就能迅速占领市场,第一时间抢占智能家居细分市场的份额。

当然,Matter作为一款仅迭代至1.0版本的协议,仍面临设备安全、企业利益平衡,以及如何将消费者已有老旧硬件设备接入新标准等问题。根据CSA联盟的规划,这类产品可以通过OTA软件升级或通过网桥类设备实现与其他标准的智能产品的兼容。例如,芯科科技等公司推出了Matter桥接设备,帮助客户进行量产升级。

Matter与OLA,谁将引领未来?

Matter协议的推出受到了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国内的相关物联网标准也在快速建立。

早在2020年12月,24位院士与阿里、百度、海尔、华为、中国信通院、中国移动等国内主要智能家居企业、智能制造企业和移动运营商共同成立了开放智联联盟(OLA联盟)。截至2021年12月,OLA联盟已有128家成员单位,37项标准正在推进中;在产品测试和认证方面也正积极推进。

“OLA联盟与CSA联盟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建立规范的标准体系,构建物联网统一连接标准和产业生态圈,解决物联网碎片化问题,真正实现万物智能互联。”美的IoT物联技术部长陈挺曾表示,标准统一只是时间问题,国内的OLA联盟也在加速商业化落地。

不过,从商业进程来看,如何平衡不同厂商的利益仍然是OLA联盟面临的挑战。而在这一点上,Matter标准已经与多家厂商达成初步共识。尽管标准发布时间一再推迟,但Matter一经发布,仍然引发了英飞凌、TCL、谷歌等全球厂商的积极响应。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两个联盟的发展并不矛盾,但要判断谁能“一统天下”,仍为时尚早。“无论是CSA还是OLA,目前都需要解决的不仅仅是通信协议和标准统一的问题,还需要考虑用户数据共享和平台安全保障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两大联盟尚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由此可见,虽然万物互联是大势所趋,但无论国内外的标准,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大一统”仍然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李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