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为三大阵营,智能家居:产品驱动方兴未艾,全屋智能拐点在即

图灵汇官网

1. 智能家居市场格局:三大阵营角逐

智能家居市场结构

智能家居市场中游包括平台和产品端,主要分为三大阵营。Statista数据显示,2020年,智能家居产业链中游家电产品和系统平台市场规模分别为790亿美元和62亿美元,是整个产业链中价值最高的部分,也是竞争最激烈的领域。

中国智能家居产品端的主要阵营

目前,中国的智能家居产品端主要分为三个阵营: 1. 互联网企业:包括百度、阿里、腾讯和京东,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参与竞争。 2. 传统家电企业:如格力、美的、海尔和海信,它们通过丰富的家电产品打造家居体系。 3. 硬件巨头:例如华为和小米,专注于智能互联和全屋智能,系统互联属性强。

竞争格局

在智能互联阶段(第二阶段),互联网阵营以构建生态系统为主,未来不太可能广泛深入地布局智能家电单品领域。因此,智能家电单品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传统家电企业和硬件公司之间。这些公司在品牌和产品实力上占有优势,通过大家电等成熟产品进行市场扩展。硬件公司则采用“外围包围”战术,利用互联技术优势逐步占领市场,或直接从前装角度进军全屋智能。

主要阵营的特点

  • 互联网阵营:以智能音箱为主战场,注重平台和生态的争夺,而非单一品牌家电产品的生产。
  • 传统家电阵营:倾向于建立智能家居全产品模式,通过品牌效应和渠道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
  • 硬件阵营:以小米和华为为代表,凭借强大的科技基因和技术护城河占据市场。小米在智能家居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华为则侧重于全屋智能系统的开发和解决方案。

2. 智能家居产品发展趋势

产品分类和市场表现

智能家居产品大致分为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连接与控制、环境系统、家庭娱乐和能源管理等几大类。其中,智能安防和智能照明领域增速较快,智能服务型机器人等小家电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各类产品现状

  • 大家电:对智能功能的应用有限,主要增加语音和远程控制功能,传统家电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
  • 小家电: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等小单品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硬件企业积极渗透。
  • 智能照明:智能照明市场快速增长,技术成熟但渗透率不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智能安防:智能安防市场需求强劲,技术进步显著,市场前景广阔。
  • 全屋智能:全屋智能市场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前装市场。

智能小家电市场

  • 智能服务机器人:2020年以来,扫地机器人市场快速复苏,线上销售占比接近90%。技术创新是驱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路径规划、导航避障、续航能力等。
  • 其他智能小家电:小米在互联场景和多元化产品方面表现突出,尤其在智能插座和智能门锁领域,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智能大家电市场

  • 高端需求驱动:大家电智能化更聚焦于功能升级,传统家电企业在高端市场保持领先。例如,海尔通过智能场景方案满足高端需求。
  • 黑电市场:智能电视等黑电产品竞争激烈,小米等互联网企业改变行业格局,激光电视和智能微投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3. 全屋智能市场前景

全屋智能市场概况

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的终极阶段,涵盖智能照明、安防、家电控制等多方面。近年来,各大阵营纷纷推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如海尔的三翼鸟和华为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

市场机遇

随着精装房渗透率的提升,全屋智能市场空间广阔。据预测,2022年全屋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215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500亿元,成为智能家居市场的重要驱动力。

4. 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

近年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影响家电出口企业的营收,需要密切关注汇率变化。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家电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对企业盈利能力造成不确定性。

海运运力不足及运费提升风险

受疫情影响,国际海运运力不足,运费上涨,出口型企业面临运输压力。


通过上述改写,本文保留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同时通过同义词替换、结构调整等方式,减少了与原文的相似度,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和紧凑性。

本文来源: 图灵汇 文章作者: 廖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