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打出AI与机器人新政"组合拳":省市联动,5000万元重奖撬动千亿集群

图灵汇官网

3月10日,广东省政府发布了《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简称《措施》)。该文件提出了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及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等一系列举措。

今年来,广东省陆续出台了多个关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政策文件,如《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两化融合委员会副会长吴高斌指出,广东省近期出台的政策文件在目标设定和执行路径上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省级政策提供战略方向和资源支持,而市级政策则结合本地特色和优势,专注于特定领域和项目。这种上下联动的方式有助于形成一致的政策导向,发挥各级别的优势,共同推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在技术层面,《措施》强调了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包括构建高质量的数据集和语料库,以及推动数据交易市场的建设。此外,还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加速创新链的构建。

除了技术层面的努力,政策也高度重视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例如,支持企业整合产业链和创新链资源,建立由单项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成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于获得国家级称号的企业,地方政府将给予相应的奖励。

《措施》还提倡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推广应用场景。同时,鼓励地方挖掘潜在的应用场景,吸引企业参与并打造示范案例。

另外,广东省致力于推动产业集聚,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并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解决方案给予最高800万元的奖励。同时,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产业链整合,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产业化。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周迪认为,广东省凭借其地理优势、丰富的科研资源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的支持还包括资金和平台建设。对企业主导制定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行为给予资助,金额分别为最高50万元、30万元和15万元。此外,在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中设立专门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鼓励金融机构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在监管方面,广东省探索采用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如“监管沙盒”,并支持相关检测认证平台的建设,推动立法进程,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自3月以来,广东省及其下属城市密集发布了多项促进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深圳市工信局制定了《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和《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明确了以垂类行业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方向。

同期,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了《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旨在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7年,将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并培育出估值超百亿的企业超过10家,营收超十亿的企业超过20家,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千亿元以上。

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广东通过密集的政策吸引资源,省市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巩固其在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本文来源: 互联网 文章作者: valiant
    下一篇

导读:芝能科技出品Bernstein公司发布的《人形机器人2050》研究报告,剖析了人形机器人技术演进、市场潜力及供应链重构的未来图景。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25年内从单一功能的辅助工具演变为通用型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