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人民陆军官微发布了一篇文章《外骨骼、机器狗……高原演兵科技感爆棚》,详细介绍了新疆军区某团在高原腹地进行的后勤保障演练。演练中,官兵们展示了多种智能化设备,包括有人和无人相结合的操作模式,展现了高度的科技感和未来感,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勤支持。
与此同时,机器人行业近期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加快,CES 2025展会上出现了大量AI终端硬件产品,其中包括引人注目的AI陪伴机器人和AI智能眼镜。此外,AI戒指和AI吊坠等可穿戴设备的推出,表明AI技术正在迅速融入日常生活。
在CES 2025开幕式上,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宣布“通用机器人领域的‘ChatGPT时刻’即将到来”,并推出了NVIDIA Cosmos平台,旨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和机器人等Physical AI系统的研发,为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产人形机器人也不甘落后。深圳众擎机器人的首款全尺寸人形机器人SE01受到了广泛关注,其行走能力得到了英伟达高级AI研究科学家的认可。在CES 2025展会上,多家中国企业展示的机器人产品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技术先进,展示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强大的竞争力。
对于机器人行业是否会成为2025年的热点领域,中信证券等机构持积极看法。中信证券认为,OpenAI重启机器人项目表明该公司已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并开始重视自主研发生产机器人的重要性。特斯拉、英伟达和OpenAI等科技巨头的投入将进一步促进这一趋势。
天风证券指出,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已经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未来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民生证券的报告预测,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元年,也是通用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届时,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进行训练。随着规模化生产和大模型技术的成熟,民用场景下的人形机器人价格有望降至2万美元/台,同时自主性和硬件性能将显著提升,真正走进家庭和工作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的扩展,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领域,机器人都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5年,机器人行业可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